(
课件网) 情境 导入 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一位农民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你觉得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不可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自由贸易,且农民的余粮必须上缴(余粮收集制)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中小企业国有化 义务劳动制、实物配给制 农业 工业 商业 背景:“非常时期”:苏俄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0) (1)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 (2)国际:帝国主义想尽一切办法企图把第一个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3)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产品分配 取消自由贸易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积极: (1)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政策。 (2)符合当时国情,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 力,保障了红军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 1920年至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民死于饥饿,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在继续… 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喀琅斯塔德海军兵变 政治暴动 苏俄粮食产量 苏俄粮食征购量 经济衰退 大饥荒 阅读文字和图片,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 背景: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重的无偿征购,有意减产,以抗拒粮食征集。导致俄国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农民中反苏维埃的情绪日益严重。 农产品和原料短缺,导致多数工厂停产,工人大量失业,开始罢工游行。 -《全球通史》 如何拯救苏俄? 1921年的现实是: 苏维埃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寻找正确的途径过渡到社会主义。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理想预设 :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壹·拯救危机,探索新路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列宁与农民交谈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直接过渡 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 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1-1929年) 1.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 农业 实行余粮征集制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分配 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③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④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利用市场和商品发展经济,活跃了商品经济,有利于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强制性计划经济 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特点: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 由原来的完全公有制经济体系退回到多种所有制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容忍、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后退一步: 进第一步: 【史料研读】 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