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A组·基础达标 1.下列装置不可以组成原电池的是( ) 【答案】C 2.(2023·陕西西安期中)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盐桥含KCl)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中的盐桥起导电作用,可以用石墨代替 B.铜作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再由铜片经电解质溶液流回锌片 D.右侧烧杯中,SO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K+的数目增多 【答案】D 【解析】石墨可传导电子,但不能传导离子,若装置中的盐桥用石墨代替时,则原电池不能工作,A错误;原电池中Zn作负极,Cu作正极,正极Cu2+得电子生成Cu,无气泡产生,B错误;电流从正极向负极流动,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所以应是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再由锌片经电解质溶液流回铜片,C错误;反应本质是Zn+Cu2+===Zn2++Cu,SO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原电池中,盐桥中的K+向正极移动,所以右侧烧杯中的K+的数目增多,而SO的数目几乎不变,D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原电池中,电流的方向是负极→导线→正极 C.双池原电池中的盐桥也可以用金属导线代替 D.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答案】D 4.(2023·黑龙江哈尔滨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锌片作负极 B.铜片发生还原反应质量增加 C.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电子由锌经导线流向铜片 【答案】B 【解析】锌的活泼性大于铜,所以锌作负极,A正确;铜片做正极,但正极无金属析出,故铜片质量不变,B错误;水果电池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子由锌经导线流向铜片,D正确。 5.镁 H2O2酸性电池采用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H2O2+2H+===Mg2++2H2O B.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O2+2H++2e-===2H2O C.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pH减小 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该酸性电池的总反应为Mg+H2O2+2H+===Mg2++2H2O,A正确;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消耗H+,故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pH增大,且溶液中的H+向正极移动,B、C、D均错误。 6.(2023·广东清远高二月考)18世纪末,伏打电池的发明开创了电池发展新纪元。如图所示的电池工作时( ) A.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子由银电极流向锌电极 C.正极反应:Zn2++2e-===Zn D.电池总反应:Zn+2H+===Zn2++H2↑ 【答案】D 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把镁条和铝条紧靠在一起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镁条表面出现气泡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增大 【答案】C 8.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答案】B B组·能力提升 9.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1)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如图),并作相应标注。 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2)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