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9563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8《璀璨的文学艺术》

日期:2025-10-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124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璀璨的文学艺术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璀璨的文学艺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隋唐时期的文学成就以及唐朝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 2.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了解隋唐文化的繁荣,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 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 生活时代 代表作品 作品风格特点 李白 盛唐 杜甫 盛唐转衰 白居易 唐朝中期 2、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在什么时候开凿的?莫高窟又名什么? 3、隋唐乐舞都吸收了哪些因素?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为什么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卓越成就? 2.敦煌莫高窟的凿建为什么在唐朝时最为兴盛? 3.什么是乐舞?为什么说唐代乐舞十分发达? 三、巩固练习 1.“诗仙”“诗圣”分别指的是( ) A.李白 杜甫 B.李白 白居易 C.杜甫 王维 D.白居易 王维 2.唐朝中期,诗坛掀起改革浪潮,下列哪位诗人提倡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贺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 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 生活时代 代表作品 作品风格特点 李白 盛唐 《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杜甫 盛唐转衰 “三吏”“三别” 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白居易 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乐府》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2.隋唐 千佛洞 3.大量吸收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刻苦学习和对诗歌的变革与创新。 2.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唐朝统治阶级崇奉佛教,佛教曾经一度盛行;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古代进出中原的门户;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3.唐代舞蹈多以音乐伴奏,故称乐舞。 唐代涌现出许多著名的音乐家、舞蹈家和乐舞作品,如《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 三、巩固练习 1.A  2.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