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提纲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 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一)元谋人 1.时间:1.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2.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 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二)蓝田人: 1.时间:距今约160万年 2.地点:陕西蓝田 (三)郧县人: 1.时间:距今约 100万年 2.地点:湖北郧阳 生产生活方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是区别人和猿的标志) 二、北京人 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3.发现:1921年遗址最先被发现(3颗牙齿),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4.生产生活: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群居生活; 学会使用火,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意义: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三、山顶洞人 1.时间:距今约3万年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3.特点: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4.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有了爱美意识;也会埋葬逝者;无贫富贵贱差别。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1.农业起源:距今约1万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 水稻、粟 、黍均发现于我国。 2.定居生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河姆渡遗址(南方:长江流域) 1.时间:距今约 7000 年 2.地点:浙江 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3.房屋:干栏式 建筑 4.原始农业农作物:水稻农业工具:骨耜、木结构水井(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 5.原始畜牧业:猪、狗 6.原始手工业:懂得使用天然漆,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还运用雕刻技术(象牙雕刻器)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北方:黄河淮河流域) (一)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1.概况:距今约7000———5000年,是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仰韶先民主要从事粟作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 2.代表遗址 A半坡遗址: (1)时间:距今约 6000 年 (2)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3)房屋:半地穴式建筑 (4)原始农业农作物:粟、黍农业工具:磨制石器 (5)原始畜牧业:猪、狗 (6)原始手工业:使用装饰品,制作乐器陶埙,使用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纺织、制衣) B河南灵宝西坡遗址:①早期:距今约6000年的早期墓地发掘证实,无明显贫富分化。 ②晚期:距今约5000年,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出现明显的差别。 (二)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和 淮河中下游) 距今约5900———4400年,制陶技术有较大的发展。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1、早期国家:时间:大约5000多年前 表现:早期城市形成; 社会分化加剧,掌握权力的王出现 2、文明社会: 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考古实证) 遗址 良渚古城 陶寺古城 时间 距今约5300-4300年 距今约4300-4000年 地点 浙江余杭 山西襄汾 概况 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外有复杂的水利系统;社会的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宫城内有高等级建筑基址;阶级分化严重;随葬品来源广泛 意义 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考古意义: 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 多元一体的特征。 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等的早期文明,共同构成了早期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