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17跳水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跳水》是统编五下第六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文章主要写了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航行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水手们在甲板上拿猴子取乐, 猴子又去戏弄船长的儿子,孩子为了追回被猴子抢走的帽子,不知不觉爬上桅杆顶端的横木,情况十分危险。在紧急关头,船长急中生智,逼儿子跳水。这一沉着、机智、果断的处事方式,使孩子脱离了险境。 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情: 五年级学生初步具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但是针对于小说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和理解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总结、概括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第四单元学生习得了“通过神态、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但学生的思维处于单一线状,而本单元的“思维过程”是一个网状推进的过程,思维从单一线状到网状推进需要反复地引导训练。 教学目标: 1.借助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回顾故事主要内容。 2.能客观分析形势发展,尝试还原船长的思维过程,明白船长办法好在哪,感悟船长富有经验、机智勇敢等品质。 3.拓展阅读小说《鲨鱼》,训练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 能客观分析形势发展,尝试还原船长的思维过程,明白船长办法好在哪,感悟船长富有经验、机智勇敢等品质。 教学过程: 导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俄国文学巨匠列夫 托尔斯泰笔下的短篇小说———《跳水》(板书课题并齐读) 任务一:讲述故事感受思维 (1)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谁愿意到前面来写?(找两名学生到黑板写) 船舱桅杆 甲板 横木 请同学们对照屏幕检查一下,如有错误请在旁边订正一个。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刚刚老师听写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船(出示帆船图片) 同学们,跳水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艘远洋帆船上,我们能不能帮这些词语找到它们在帆船上的位置呢? 第一个,船舱它对应的序号应该是谁呢?…… 看来你们对上节课学习的字词掌握得很好,不但写对了,还透过字词了解了帆船的构成,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最高的横木距离甲板居然有这么远!难怪文中说孩子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吧。 起因是(出示“水手逗猴子取乐”)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部分? 经过是(出示:孩子追猴子遇险)谁想为大家讲一讲故事的经过? 结果(出示:船长逼儿子跳水得救),那么你能不能带上表情、动作绘声绘色地用自己的话来完整地讲讲这个故事呢?谁愿意来试一试? 预设:一天,海面风平浪静,在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上,一只顽皮的猴子在船上蹦来蹦去,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水手们越笑,它越发放肆,居然摘掉了船长儿子的帽子,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看着猴子坐在桅杆的横木上,无论他怎么吓唬,猴子也不理睬,还撕得更凶了。这时候,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气得脸都红了,爬上桅杆追猴子,猴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孩子恼羞成怒,一直追到了桅杆顶端的横木上。水手们看见孩子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都吓呆了,因为只要孩子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就在这时,船长拿着枪从船舱里走出来,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结果看见儿子站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摇摇晃晃地站在横木上,心里害怕极了,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