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99932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14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0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754821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课,正面战场,抗战,课件,14张,PPT
  • cover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淞沪会战 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正面战场:指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正面作战的战场。 敌后战场:指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新四军在日本占领区开辟的战场。 正面战场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1937年7月,七七事变,日军占领平、津 北平 天津 上海 南京 1937年8月-12月,日军相继占领上海和南京 徐州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时间 地点 指挥 所属 徐州会战 结果 意义 1938年3月 山东枣庄台儿庄 李宗仁 胜利,歼灭日军1万余人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北平 上海 成都 广州 平 武汉 “武汉被称为“九州通衢”,位于平汉、粤汉铁路与长江水道交会处,军事位置十分险要。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将部分重要军政机构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的中心,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 长 江 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平 花园口 淹没耕地2994余万亩 逃离家园391万多人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花园口决堤,直接淹死、饿死群众即达89.3万多人,先后逃离家园者391万多人,淹没耕地2994.3万多亩,受灾面积达3省44县5.4万多平方千米,工农各业损失,以战前币值折算,超过10.9亿元。” 特点:武汉会战是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抗战以来规模之最的战役。 位于江西省德安城西北20余公里的万家岭,笼罩在一片雨雾中。此岭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围,在地图上找不到标注,1938年10月,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打死打伤侵华日军106师团3000人,史称“万家岭大捷”,即万家岭战役,当地还流传着“山不在高,歼敌则名”的佳话。 是中国战场唯一一次全歼整个师团的战役 抗日战争的开端 日本局部侵华 日本全面侵华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8年12月广州、武汉沦陷 意义: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②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迫使日军大本营重新调整对华战略,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战略 长沙 长沙是湖南省会,南京武汉失守后,长沙成为湖南乃至西南大后方的军事屏障,成为中日反复争夺的战略要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经过 结果 在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打退增援长沙的三路日军和长沙外围的日军。 歼灭大批日军,中国军队获得会战的胜利 1941年12月 “长沙大捷的消息传到美国,罗斯福总统拍案叫好,美国立即宣布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同盟国亦决定任命中国的指挥官蒋中正为盟军“中印缅战区”最高统帅……随后,美英两国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取消治外法权)。从此中国正式被各国重视,打响了大国的名号。”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历史意义》 意义: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汪精卫叛国投敌建立伪南京国民政府 军队 50-60万 空军基地和飞机场 43个 城市 146座 沦陷 人口 6000万 1944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材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