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00895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14张PPT)

日期:2025-02-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5133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9课,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课件,14张
  • cover
(课件网) 复习旧知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起点? 2.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影响? 3.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抗战的民族英雄有?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4.一二·九运动的重要导火索?口号? ①“华北自治运动”; 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杨靖宇 赵一曼 一·二九运动 5.发动“双十二事变”的人物?中共的主张?派去谈判的代表?“双十二事变”的影响? ①张学良、杨虎城 ②主张和平解决;周恩来 ③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1年9月18日 1932年1月28日 1932年3月 1935年 伪满洲国行政区划图 1936年,日本不断增兵中国,部署发动全面侵华的计划,形势十分危急,战争一触即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七七事变 1.经过: (“卢沟桥事变”) 2.影响: 也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民族英雄: 3.结果: 一、七七事变 日本为何选在卢沟桥发动事变? 七七事变前,北平基本处于日军及伪政权的三面包围中,卢沟桥成为北平通往外地的必经之地,也成为中日双方军事上必争之地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平汉线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赵登禹 佟麟阁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7.8《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决心以及付出的努力,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1.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党外合作,保持独立性,坚持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 合作正式建立: 两党合作方式: 两党合作意义: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发布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讲话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2. 表现 改编军队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军长:叶挺 副军长:项英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 八路军 新四军 南方八省游击队 协同作战: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开辟敌后战场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 国共两党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共合作实现的过程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开始时间 形成标志 革命任务 建立战线 结果 1924.1 1937.9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抗日 革命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失败,十年内战 成功 对比国共两次合作 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国民党 共产党 青年 妇女 工人 华侨 文艺界 枣宜会战 反“扫荡” 投笔从戎 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不分昼夜生产、支援前线 捐款捐物,支援抗战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 三、淞沪会战 1.起因: 3.影响: 2.经过: 四、南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