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04027

2024浙教版八下科学 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第1课时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9次 大小:244058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学案,教案,视频,PPT+,30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教学设计 课题 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茎的结构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八下第四章第4节《植物的茎和物质运输》,本章内容教科书是按植物结构“根―茎―叶”自下而上展开,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另一方面也符合了植物体吸收、运输、利用营养物质的内在逻辑规律。就本节来说,学习茎,从常见茎的类型开始,便于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联系,再从学生对茎的一般性认识(经验型等)到茎的科学认知(从茎分成树皮、木质部、髓到茎的完整结构),教科书是依据从中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结构到功能这样的顺序编排的,这样也就符合了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本节拟用2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为植物茎的结构,第2课时为植物茎的功能(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本课时为第1课时,主要介绍为茎的形态、茎的结构以及茎的作用三块内容。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了解导管和筛管的主要功能;了解年轮的形成原理;科学思维:掌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与学习生物知识;探究实践: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态度责任:养成认真观察并仔细分析的科学态度,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并勇于提出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情感。 重点 茎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 建立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的思想,分析茎的各层结构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 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2、无机盐的种类很多,但植物需要但土壤中普遍缺少的是三种: 、 和 ; 3、氮盐能促进细胞 ,使枝叶茂盛;钾盐可促进 的形成,使植物茎杆粗壮;磷盐能促进幼苗生长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 。 4、 “水华” “赤潮”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水中 含量过高,从而使 大量繁殖,导致水体缺氧,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导入: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叶制造的有机物等都要通过茎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这些物质在茎里的运输方式是怎样的? 茎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呢?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茎的结构 1、茎的四种基本生长方式: 根据茎的生长方式,茎分为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和匍匐茎。 (1)直立茎:明显地背地生长的茎,茎干垂直地面,直立空间向上生长,使叶片伸展,充分接受阳光。如松树、柳树等。 (2)攀缘茎:茎细长而柔软,不得不依赖于其它的植物作为支柱,才能向上攀缘生长。如黄瓜、葡萄等。 (3)匍匐茎:植物的茎失去支持功能,不能直立在空中,只能伏卧于地上,在地面上蔓延、爬行生长的特殊形态的茎。如番薯、草莓等。 (4)缠绕茎:缠绕于支持物向上生长的茎。如牵牛花、紫藤、菜豆等。 2、不同形态的茎比较: 直立茎能自己“站立”,匍匐茎只能“卧倒”,攀援茎和缠绕茎能借助他物“上升”,攀援茎有“手脚”帮助,而缠绕茎是靠“身体”缠绕上去的。3、木质茎和草质茎: 根据茎的构成和外形,茎可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 草质茎内木质部分占的成分很少,较脆弱,植株死后茎干即行倒状。具有草质茎的植物是草本植物,大多数单子叶植物都是草本植物。木质茎的大部分由木质部构成,很坚硬,植株死后茎干仍然可以直立。具有木质茎的植物叫木本植物。活动:虽然茎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1)看一看: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木质茎的横切面,看看茎可分为几层。 2)扎一扎:尝试用解剖针轻轻扎下茎的横切面的各层,感受软硬程度怎样。 3)剥一剥:试试能否用手将外层完整的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