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05485

8.3 中和反应 课件(共17张PPT) 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97668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中和,反应,课件,17张,PPT,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8章 酸、碱、盐及其应用 第3节 中和反应 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碱使紫色石蕊变蓝。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碱可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酸碱相遇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实验内容 现象与结论 向氢氧化铁中滴加稀盐酸 向氢氧化铜中滴加稀硫酸 Fe(OH)3+3HCl=FeCl3+3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能否参照上述两个方程式写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若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两者发生反应? 【实验用品】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烧杯、胶头滴管、温度计、酸度计、玻璃棒、洗瓶等。 实验思路 实验方法 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反应 加入盐酸的量 溶液颜色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温度/℃ 少量 恰好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1】在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当烧杯中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时,停止加入稀盐酸。 酚酞作用: 可判断反应的发生和中和反应的终点 玻璃棒作用: 使溶液充分接触,充分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2】取实验1所得的少量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另取一个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1滴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3】用玻璃棒蘸取实验1所得的溶液,加热至蒸干。 实验分析 (1)实验2溶液的颜色又发生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2)实验3观察到什么现象?能否证明是氯化钠?进而证明二者发生反应? 归纳: 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作中和反应 思考 ①中和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②有盐和水产生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中和反应的研究 利用数字传感器分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实验数据: 结合pH图像(绿线)分析,在大约85s时,反应进行的情况如何?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此时温度图像(蓝线)有什么特点?40s、100s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时间 40s 85s 100s pH 溶质 分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NaOH+HCl==NaCl+H2O 中和反应微观实质 反应物 生成物 物质 微观粒子 NaOH、HCl NaCl、H2O H+、OH-、Na+、Cl- H2O、Na+、Cl- 实质:H++OH-==H2O 中和反应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水分子 中和反应的应用 治疗胃酸过多 改良酸性土壤 处理工厂废水 生活中 农业中 工业中 课堂小结 中和反应 1.概念 (1)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表达式:酸 + 碱→盐 + 水 2.实质:H++OH-==H2O 3.中和反应的应用 (1)工业中:酸性和碱性废水中和处理后排放 (2)生活中: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中和胃酸,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使用洁厕灵清理下水道的水垢(水垢中含有氢氧化镁等难溶物) (3)农业中:熟石灰治理酸性土壤 课堂巩固 1.下列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H2SO4+CuO==CuSO4+H2O B.HCl+KOH==KCl+H2O C.3NaOH+FeCl3==3NaCl+Fe(OH)3↓ D.CO2+Ca(OH)2==CaCO3↓+H2O B 课堂巩固 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酸中存在的微观粒子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 生成水分子 C.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 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A 课堂巩固 3.常温下,将10mL5%NaOH溶液逐滴加入盛有5mL5%稀盐酸(含2滴酚酞溶液)的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Na+的数目不断增加 B.滴加过程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时,溶液pH为7 C.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温度不断升高 D.滴加结束后,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体是NaCl A 课堂巩固 4.如图所示的U形管中是滴有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