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赵登禹 朱德 学习目标 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史实; 2.理解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和淞沪会战的意义; 3.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 一、七七事变 阅读教材P9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1937年7月7日 地点 北平卢沟桥 经过 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日军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结果 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牺牲的民族英雄 赵登禹、佟麟阁 ”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副军长佟麟阁 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师长赵登禹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察北伪蒙军(日本控制)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日本控制) 日本华北驻屯军 二十九军 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失据,此举殆无异于切断华北之首脑———平津;这末一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 ———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 结合上述资料,思考日军选择卢沟桥发动侵华事变的原因?其真正目的是什么?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全面侵华 全民族抗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阅读教材P9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背景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步伐。 表现 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影响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七七事变后第6天, 延安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号召“每个共产党员和抗日的革命者应该沉着地完成一切必要的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前线。” 七七事变后第10天,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5日,中共向国民政府提交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2日,国民党公开发表了此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新四军召开抗日誓师大会 国民党军奔赴前线 从此,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都积极投入到这场波澜壮阔、史无前例的抗战洪流中。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阅读教材P92页第三自然段-P93页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借口 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在上海挑起事端。 时间 1937年8月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地点 上海 主要战役 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中国空军首次参战。 结果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影响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姚子青(1908-1937) 谢晋元(1905-1941) 宝山保卫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