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010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同步练习以及单元测试卷[上学期]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79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语文,第四,同步,练习,以及
  • cover
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找精品资料 到课件中心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同步练习以及单元测试卷 16 阿里山纪行 【自主学习】 1.相关链接:阿里山在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 2.给加点字注音。 风靡( ) 莽莽( ) 山岚( ) 堪称( ) 谛听( ) 幢顶( ) 禅( ) 红桧( ) 静谧( ) 镶嵌( ) 3.用横线画出课文中交代作者行踪的词句。 4.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第4—9段所描写的内容。 例:第4段 清澈的水潭 第5段( ) 第6段( ) 第7段( ) 第8段( ) 第9段( ) 【语段训练】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岚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 5.“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所指的是怎样的世界? 6.本文语言典雅、凝练、和谐、畅达、富于音乐美,而音乐美的一个表现即修辞美。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树林 的特征,给人以如诗如画的感受。 7.你最想置身于选文哪一段所描绘的美景中?为什么? 8.请你仿照“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写两句话。 【拓展运用】 桂林山水,总是无时无处①(a、不在你眼前,不在你身边,不在你的感受和思维中;b、不在你身边,不在你眼前,不在你的感受和思维中)留下他的影响。 但是,如果你住在阳朔,那感觉不知会是怎样的?就过去的一次总印象说,只好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那山比起桂林来,要②(a、青得多,密得多,静得多,也幽得多:b、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一座座山峰,从地面上直拔了起来,陡升了起来,却又互相接连,互相掩映,互相衬托着。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雾霭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幻着深浅浓淡的颜色。而且,阳朔的山,不象桂林的那样裸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像穿上了绿色鹅绒的裙子。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漫山遍野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像在绿色的天鹅绒裙子上,绣满了鲜艳的花朵。这使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一种热烈的情感。 到阳朔去,最好坐了木船在漓江里走。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境界,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由于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位置,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的水,是出奇的清,恐怕没有一条河流的水能有这样清。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上爬虫的爪痕。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长长的,像蒲草一样的叶子,闪着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