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011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同步练习以及单元测试卷[上学期]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407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语文,第五,同步,练习,以及
  • cover
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找精品资料 到课件中心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同步练习以及单元测试卷 21 苏州园林 【自主学习】 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因地制( ) 自出( )裁 重( )叠( ) 别具( )心 俯( )生姿 珠( )宝(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 3、 本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先生。 4、 你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向我们介绍苏州园林的? 【语段训练】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无法说出来。 5、“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6、本段采用了 的说明顺序。 7、下边的楹联中哪几联写出了这段文字中所说的画意?( ) A、 满地绿阴飞燕子 一帘晴雪卷梅花(网师园看松读画轩) B、 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 灯悬待日邮亭远映胥江(横塘古驿) C、 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D、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 开门看雨一片焦声(耦园城曲草堂) E、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天平山范公祠) 【拓展运用】 一、语言运用题: 8、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在一定时间内要阅读大量的书却无暇细读时,可用泛读法 要想具有广博的知识,请学会泛读吧 泛读是一种很有用的快速阅读方法 泛读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 阅读与自己的学业联系不太紧密但又有一定帮助的书,可用泛读法 二、阅读理解题: 北京的园林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她的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也许北京园林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搏采中外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华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艳丽,似乎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故宫、颐和园建筑金璧辉煌,布局极为工整、对称。左边有一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多是左、中、右三扇。殿内的梁、柱宽敞。房屋高大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北京的园林建筑在 A 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的小草,一组 B 的雕刻,无不在烘托气氛中起着 C 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分成十几段,每段房上的彩绘或山,或水,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的彩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里飞天图案的艺术 D ,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人细细地寻味。 北京园林地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大红色的棱、柱过于庄重,而幽雅倒显得欠缺了一点。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都是灰暗的,同周围的景色混然一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古朴淡雅,别具风彩。 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北京的园林吧! 9、文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别字 正字 10、第4段的空白处有以下4个词语可供选择:精妙、精华、微妙、细微。 正确答案应该是A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