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本及材料,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 2.历史解释:结合课本及材料,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认识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3.结合材料,正确认识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因素,明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家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一、教育、出版业的发展 1.创办新式学堂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 1895年,北洋西学堂正式创建, 1896年,北洋西学堂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南洋公学1896年(光绪22年)创建于上海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912年5月之前使用的旧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时期 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 甲午中日战争后 百日维新期间 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北洋西学堂(天津)南洋公学(上海) 京师大学堂 教育近代化开端 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作用: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教育、出版业的发展 2.科举制度的废除 (1)表现:①1901年,清政府决定从1902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②1903年,清政府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③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2)新措施: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里的课程与课时 (3)特点:从学习儒学经典到以学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从科举取士到以培养新式人才。 (4)影响:废除科举制度,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隋朝:建立 唐朝:完善 宋朝:发展 唐太宗:进士科 武则天:殿试、武举 隋炀帝 设进士科 增名额 提地位 从优授官 明清:僵化 八股取士 为什么要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教育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 一、教育、出版业的发展 3.新闻业的发展 ①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 ②报刊杂志: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 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 3.新闻业的发展 一、教育、出版业的发展 ③天津《大公报》、上海《新闻报》和延安《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④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东方杂志》 《新青年》 《生活》周刊 ⑤影响: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大公报》 《新闻报》 《解放日报》 一、教育、出版业的发展 4.出版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