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0170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41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2课
  • cover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千百年来,魏晋名士就以其独特的风度令人遐想,有对酒放歌的曹操,有临刑抚琴的嵇康,有兰亭流觞的王羲之……他们构成了一幅独放异彩的历史画卷。而这幅画卷中最绚烂的一笔当属陶渊明。我们曾在他勾画的世外桃源中流连忘返,今天,我们又要拜访他笔下的另一位神秘人物———五柳先生。 二、诵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一)读 1.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体会感情基调,注意字音及停顿。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字音。 3.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4指名诵读(播放背景音乐(《寒江残雪》),教师订正朗读节奏和语气语调。 5.全班齐读课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二)译 1.教师介绍“猜读法”,学生猜读文意。 2.学生说文章大意,解释重点词语。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疑难词句。 三、?品读课文,感受人物风致 (一)五柳先生之“穷” 1.用一个字概括五柳先生的生活状况。 ?2.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五柳先生的贫困? ?3.穷到这种程度,他的精神状态怎样?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引导学生朗读品析,比较两个句子的差别。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二)五柳先生之“乐” 1.穷成那样,他为什么还能“乐”得起来? 2.五柳先生为自己哪些“志趣”感到快乐? 3.“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中哪几个字暗含“乐”的意思?(好?嗜??娱) 分析“好读书” (1)五柳先生“好读书”到什么程度? (2)既然“好读书”,为什么还“不求甚解”?是否矛盾? 分析“性嗜酒” (1)“嗜”是什么意思?(非常喜爱)我们在哪一课曾学过这个词?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宋濂嗜学到何种程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五柳先生嗜酒到什么程度?(“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 (2)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喜欢嗜酒成性的人吗?那么,你讨厌嗜酒的五柳先生吗?为什么? 分析“常著文章自娱” (1)“自娱”怎讲?(提示:组词法翻译) (2)身为文人,写文章就算不为赚稿费,至少也要博得别人的赞赏,五柳先生为什么只爱自己欣赏?他真的不需要别人的欣赏吗?你从文中哪些语句推测出来的? ???(三)五柳先生之“苦” 1.一个生活贫苦,心境凄苦的人,把他的凄苦倾吐给世人了吗? 2.陶渊明欣赏这样的五柳先生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谁能以陶渊明的口吻来朗读课文第二段,读出陶渊明对五柳先生的敬慕之情。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五柳先生与陶渊明的关系 1.传记要介绍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可是读完本文后,我们却不知道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名,是不是陶渊明先生为五柳先生作传时百密一疏呢? 2.当时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西晋左思有诗云“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咏史》),是当时门阀制度的真实写照。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贤。”人是社会环境中的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陶渊明又是怎样的呢?教师介绍陶渊明生平、事迹。 3.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如大于等于号。《五柳先生》是陶渊明的自我认定,是他希望成为的形象。如果说《桃花源记》提供了一个文化理想,那么《五柳先生》就提供了一个精神理想。 四、拓展延伸:描绘陶渊明生命的颜色 ????当生命成为散文的写照时,生命便有了色彩;当散文成为心灵的慰藉时,散文便有了生命。陶渊明的散文,就是陶渊明自己生命的颜色!在你眼中,陶渊明的生命应该是什么颜色? ????示例:水之色。即无色。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色之色,乃成至色。 ????白色。绚烂之极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