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17708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71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 cover
三上习作 那次玩得真高兴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文化自信 通过回忆和分享快乐的玩耍经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美好经历是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二)语言运用 1. 学生能够用清晰、连贯的语言叙述一次玩耍的经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等要素,做到语句通顺,表达有条理。 2. 学会运用恰当的动词、形容词等描写性词语,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玩耍过程中的细节描写生动,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三)思维能力 1.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组织能力,引导学生回顾玩耍经历,按照一定顺序梳理事件脉络,发展逻辑思维。 2. 鼓励学生在叙述过程中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经历更独特、更有趣,激发创新思维,如从不同角度描述游戏玩法或自己的感受。 (四)审美创造 1. 引导学生在描述玩耍经历时,感受其中的快乐氛围和趣味性,培养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审美感知能力。 2. 启发学生通过文字创作,将自己的快乐体验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审美创造能力,如在描写景色时融入个人情感,使文章富有意境。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指导学生确定写作主题,即一次玩得特别高兴的经历,并能完整地叙述事件过程。 2.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如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以及周围环境的描写,来丰富文章内容。 (二)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突出“高兴”这一情感主题,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避免流水账式的叙述。 2.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详略得当技巧,能够重点描写玩耍过程中最有趣、最令人兴奋的部分,而不是平均用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范例分析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播放一段孩子们在游乐场玩耍的欢乐视频,视频中有孩子们欢笑、尖叫、奔跑的画面,还有各种游乐设施运转的场景。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某次特别开心的玩耍经历呢?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题目是《那次玩得真高兴》。” 2. 引导学生简单分享一下自己脑海中浮现的玩耍场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回忆。 (二)明确要求,方法指导 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本次习作的要求: 写一次自己玩得很高兴的经历。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重点突出自己为什么玩得高兴。 语句通顺,表达有条理,可以运用学过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2. 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确定写作素材:教师举例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可能是一次普通的经历,但如果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小猴子调皮地抢游客的食物,还模仿游客的动作,那这次经历就变得独特而有趣了,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经历中那些独特、有趣的细节。 梳理写作顺序:以“一次放风筝经历”为例,教师讲解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去哪里放风筝,接着描写放风筝前的准备,如挑选风筝、找空旷场地等,然后重点写放风筝的过程,比如风筝怎么起飞、在空中遇到了什么情况(如风筝线缠绕、被风吹歪等),最后写结束时的感受。强调在描写过程中要突出自己高兴的心情,如“风筝终于高高地飞起来了,我高兴得又蹦又跳,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一起在天空翱翔。” 细节描写技巧:教师展示一些描写人物动作、表情、语言的词语卡片,如“眉飞色舞、欢呼雀跃、手舞足蹈、兴高采烈”等,以及一些描写环境的词语,如“阳光明媚、绿草如茵、微风拂面”等,让学生朗读并理解。然后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词语进行细节描写,“当我看到烟花在夜空中绚丽绽放时,我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成了‘O’形,忍不住欢呼起来:‘哇,太美了!’烟花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夜空,周围的人群也都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象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