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19272

7.1《短歌行》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2-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27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短歌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高中
  • cover
语文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 《短歌行》 主讲人 授课时间 2024-2025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如 “譬如”“子”“呦呦”“掇”“阡陌”“厌” 等,准确翻译诗句,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了解四言诗的特点,包括句式、节奏、韵律等,体会其古朴典雅的风格,提高对古典诗歌形式美的鉴赏能力。 学会分析诗歌中比兴、用典等表现手法,理解其在表达情感、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提升诗歌解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文言语感,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对诗歌的意象、情感、手法等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运用 “知人论世” 的方法解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曹操在诗中所表达的求贤若渴的心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感受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培养学生珍惜时光、胸怀大志、积极追求理想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丰富的意象,如 “明月”“乌鹊”“鹿鸣” 等所蕴含的意义,把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情感。 体会诗歌的情感脉络,从对时光易逝的忧叹,到对贤才的渴慕,再到对功业未建的焦虑,最后到对贤才归附、统一天下的信心,深入理解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掌握比兴、用典等表现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的比兴手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的用典手法,分析其对诗歌艺术感染力的提升作用。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曹操的思想境界和政治抱负,体会他在乱世之中渴望招揽贤才、建功立业的深层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独特意义。 感受诗歌所体现的建安文学的时代特征,理解其慷慨悲凉的风格与当时社会动荡、人心思治的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诗歌的解读上升到对时代文化的认知高度。 教学引入 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留下了他们的传奇故事和不朽篇章。曹操,就是这样一位极具争议又令人钦佩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短歌行》,去聆听他在那个乱世之中的心声,感受他的壮志豪情与求贤若渴的情怀。 教学内容 与设计 一、知人论世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他在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步统一了北方;军事上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文学上,曹操的诗歌风格慷慨悲凉、气魄雄伟,开创了 “建安风骨” 的新风气,其诗多反映汉末社会动荡、民生疾苦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代表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等。 二、新知讲解 四言诗 《短歌行》是一首四言诗。四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最早形成的诗体之一,每句四个字,节奏一般为二二节拍。四言诗在《诗经》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具有古朴典雅、简洁明快的特点。曹操的《短歌行》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又有所创新,在四言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建安文学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的特点是内容充实、感情丰富,多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们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他们的作品风格慷慨悲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曹操赤壁之战之前。当时,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但南方仍有孙权、刘备等势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