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02010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4课《更浩瀚的海洋 》精品教案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63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文版,九年级,4课,更浩瀚的海洋 ,精品,教案
  • cover
《更浩瀚的海洋》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理解文章的主旨。 2、学习象征手法;阅读中把握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养成在生活中不断追求新理想境界的精神品质。 借鉴寓言的写法,以此喻彼,使主旨深入浅出。体会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生动。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同样是一生的时间 ,有的人就可以干出让人骄傲的成就,活得很精彩;而有的人却只能是碌碌无为,平凡又平凡地度过一生。因此,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同,就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同样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亮点。所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是一种科学、乐观、豁达、不畏艰险、不断进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也就是说,应当用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不懈地为美好的人生努力,并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精彩的痕迹。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更浩瀚的海洋”中的“更”是 程度副词,用其修饰“浩瀚”,说明还有比这更辽阔的大海。本文是一篇寓言式散文,通过对七种人生存状态的否定,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2、作者简介:纪伯伦(1883~1931) 黎巴嫩诗人,散文家,画家。1883年1月6日生于北部山乡卜舍里,1931年4月10 日卒于美国纽约。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等。 他的散文、散文诗等用双语写 作。用阿拉伯文发表的有散文《音乐短章》,散文诗集《泪与笑》、《暴风雨》,诗集《行列圣歌》,以及《珍闻与趣谈》、《与灵魂私语》等。用英文发表的有散文集《疯人》,散文诗集《先驱者》、《先知》、《沙与沫》、《人之子耶稣》、《先知园》、《流浪者》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 纪伯伦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 文诗体裁的作家,《先知》为其代表作。纪伯伦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作品常流露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力量。 3、学习生字: 浩瀚(hàn) 污垢(gòu) 赤裸裸(luǒ) 躯体(qū) 镶满(xiāng) 怜悯(mǐn) 安谧(mì) 庸人(yōng) 虔诚(qián) 芳草萋萋(qī) 糟糕(zāo) 心扉(fēi) 隐蔽(bì) 胸脯(pú) 袒露(tǎn)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本文共有22自然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营造一种诗的意境。 第二部分(2-19):作者用寓言式的手法否定了七种人生态度。 第三部分(20-22):卒章显志(篇末点明中心),体现了作者执著地追求理想境界的精神品格。 四、教师小结: 本课是一篇寓言式散文。作者以他那惯 有的诗人的想象力,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循着作者的视线,倾听作者的心声,看到了七种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表现及他们所代表的七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作者用“我”的一次次离去,说明“我”与那种种人生态度的格格不入,表达了“我”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作者以七个相似的行文思路,通过七个 场面象征了七种人:悲观者、乐天派、慈善家、苦行僧、空想家、自以为是的庸人,懦夫,并对他们一一否定,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不懈追求的精神。 本文通过“我”和“我的心”为寻找理想的海岸洗 浴,以时间顺序来构思全文:想去—寻找—离开,线索清晰,用意鲜明。本文的语言是接近诗歌化,很自然地营造了一个诗的意境,使读者在潜移默化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二、细读课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