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21292

第二章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共54张PPT)

日期:2025-05-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206303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章,第二,构造,地貌,形成,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结合地质剖面图,描述分析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分析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2.举例说明板块运动特点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3.结合山地地形的特点,说明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学习任务目标 问题式预习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1.褶皱 (1)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_____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挤压力 (2)基本形态 地质构造 判断理由 发育的地貌 甲:_____ 岩层_____,中间岩层___,两翼岩层___ 一般发育为_____ 乙:_____ 岩层_____,中间岩层___,两翼岩层___ 一般发育为_____ 背斜 向上拱起 老 新 山岭 向斜 向下弯曲 新 老 谷地 (3)地形倒置 A的地貌类型是_____,其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_____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B的地貌类型是_____,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到_____,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背斜谷 张力 向斜山 挤压 2.断层与地貌 (1)含义: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_____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_____。 断裂 位移 (2)类型 地质构造 地表形态 甲:_____ 相对上升的岩块→_____或高地 乙:_____ 相对下降的岩块→_____或低地 地垒 断块山 地堑 谷地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1.板块构造学说 (1)简述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提示:板块覆盖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2)板块分布 [连一连]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其所在的板块边界相连。 2.板块运动的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分类 特点 形成 相向 使得在边界处发生_____或俯冲 巨大山系、_____、岛弧等 相离 使得边界处_____ 裂谷、海洋 碰撞 海沟 张裂 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1.原因 (1)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 (2)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 2.结果 项目 运输方式 线路分布 延伸方向 表现 以公路为主,_____为辅 主要分布在山麓、_____和河谷地带 _____前进 原因 修建_____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铁路 这里地势相对_____,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 地势起伏大 铁路 山间盆地 迂回 公路 和缓 [微点拨]背斜、向斜及其形成的地貌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微判断] (1)断裂就是断层。(  ) (2)华山、庐山、喜马拉雅山都属于地垒。(  ) (3)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都属于地堑。(  ) (4)背斜谷、向斜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5)断层是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 (6)在山地,断层沿线岩石破碎,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 × × √ × × √ [微思考]断层和断裂有何区别? 提示:判断某一地质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仅为断裂,不能算作断层。 [微判断] (1)地球内部被断裂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 (2)板块覆盖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  ) (3)板块一直处于快速的、不断的运动之中,导致地球多火山、地震。(  ) (4)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 × √ × √ [填绘] (1)填写图中A、B、C、D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提示: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 (2)判断M、N边界的类型。 提示: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 (3)指出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