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该视频反映的是中共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时间、路线以及过程中相关重大事件等基本史实. 2.知道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重点】遵义会议、红军长征 【难点】感悟红军长征精神 学 习 目 标 壹 当今之计, 只有围剿红军! 从1928—1930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 1.红军长征的原因 次序 国民党 军队 中央 红军 红军指挥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次 10万多 4万多 毛泽东 胜利 第二次 20万 3万多 毛泽东、朱德 第三次 30万 3万多 毛泽东、朱德 第四次 30多万 7万多 周恩来、朱德 第五次 50多万 8万多 失败 1930-1933年红军反“围剿”情况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兵力 各个击破 全面决战 正面出击 博古、李德 1.红军长征的原因 五次反“围剿”在力量对比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敌强我弱 正确的军事指挥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 军事指挥上 “左”的错误 红军第五次 反“围剿”失败 被迫战略转移 开始长征 为什么同样是以少对多,前四次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呢? 2.红军长征的开始 中央红军八万多人开始长征 红军何时开始长征的?突围的情况如何?在当时的情况下是谁提出了什么建议? 冲破敌人封锁线 血战湘江 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后,红军总人数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老村民搬运红军尸首3天3夜,当时一眼望去,殷红的鲜血将碧绿的湘江染成了“赤水河”。江中到处飘浮着红军密密麻麻的尸体,顺流而下,竟一时堵住了水流。当地百姓为纪念死难红军,流传下“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改向贵州进军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1934.10 长征开始 贰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①纠正“左”的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 1935.1 贵州·遵义 2.遵义会议的召开 意义: ①开始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的领导地位; ②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和失利 国民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导致长征、血战湘江损失惨重等 遵义会议 (1935年) 14年 由失利走向胜利 长征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转折点 14年 2.遵义会议的召开 ③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自我革命) 合 作 探 究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会上的 重大决议 会前的处境 会后的革命形势 叁 小组合作: 根据课本83-85页,结合84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梳理长征历程。 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还有哪些艰苦历程呢? 1934年10月瑞金出发→突破敌四道防线(血战湘江)→强渡乌江→1935年遵义会议(转折点)→?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 过草地 →陕北吴起会师→ 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 红军长征具有哪些特点? 路途遥远 历程艰苦 分多路进行 吴起镇 四渡赤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3个月的时间6次穿越3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1.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翻雪山过草地 短暂休整后,中央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