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主要介绍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包括的内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九章算术》、《氾胜之书》和历史巨著《史记》、以及道教和佛教。秦汉的科技成就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同时这些科技成就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学习本课有助于理解我国统一国家政权建立的历史意义。 学科素养目标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了解造纸术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 唯物史观:识记两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及其成就;知道《九章算术》、《氾胜之书》的内容及地位;通过了解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学习其坚忍不拔的精神;了解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及其发展状况,理解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家国情怀: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秦汉时期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教学难点】 科技与文化的兴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上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和材料: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教师:东方朔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个奏本,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看得那真是累啊!那么,东方朔公车上书的书写材料是什么?有什么不便?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而出现的重要发明又是什么?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讲授新课】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造纸术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是什么吗? 展示图片: 教师: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在陶器上刻画符号。殷商时期,我国使用的书写材料主要就是龟甲和兽骨,甲骨文由此形成。西周时期,文字主要是铸刻在铜器上。到了春秋时期,竹简木牍盛行,并开始使用丝帛书写,直到东汉,竹简木牍和丝帛仍然是重要的书写材料。那么这些书写材料各自有什么缺点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纸普遍使用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就把竹木简当作书写材料。现在我们还把书按照“册”计算,这个“册”字就是个象形字,很多竹木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册”了。但竹木简太重了,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一天要看120斤重的文书。而帛又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了人们对造纸术的研究。 2.纸的发明与改进 展示图片: 教师:1986年的一场大雨让一座埋藏已久的墓穴重见天日。墓中出土一片还没拳头大的残纸。经研究,它属于早期麻纸通过浇纸法制作,被命名为“放马滩纸”,纸面上绘有细黑线,像是山脉河流之形。根据文物考古专家判断天水放马滩汉纸是一张西汉文景时期的纸本地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纸张。这说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但这种麻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直到东汉时,宦官蔡伦研究了前人造纸的经验,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 3.蔡伦改进造纸术 教师:造纸术是如何改进的呢? 展示材料和图片: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有才学,尽心敦慎……及和帝即位……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 教师:阅读材料,说说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