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七)课文内容与日积月累 建议用时:40分钟 满分:60分 一、原文填空。(23分) 1. ,从来急; ,光阴迫。一万年太久, 。 2. ,克俭于家。 3.居安思危, 。 4. ,由奢入俭难。 5.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 6.青箬笠,绿蓑衣, 。 7.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 ,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减之一分则嫌短, ,黛之一忽则嫌黑。 8.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 。 ,鱗爪飞扬。乳虎啸谷, 。 ,风尘吸张。奇花初胎, 。 9.夏天最美是 。 的月夜固然美, 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 。即使是 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 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二、理解性填空。(14分) 1.诗句“ , ”让一座城和一座寺庙变得家喻户晓。 2.关于读书,我们的先辈感慨万千。孔子用“ , ,是知也”告诫我们学习态度要端正,不能不憧装憧;朱熹在《观书有感(其一)》中用“问渠那得清如许? ”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3.《山居秋暝》中“ ”展现了月光洒在松林中的静态之美;“ , ”描写了浣女归来,渔舟顺流而下的动态之美。 4.分布在银河两侧的 和 ,远远望去像有一“水”之隔。人们根据它们的名字,创作出《 》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的 。 5.《蝉》一诗中,诗人用议论的方式表达对人的内在品格的赞美的句子是“ , ”。 三、选择题。(8分) 1.新素养传统文化小乐学习懒散,不求上进。每当老师告诉她要抓紧时间学习时,她就推托说明天会好好学习。下列哪一句名言不适合用来劝诫她?( )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D.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一课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突显了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B.《我的“长生果”》一文中,把书籍比喻为“长生果”,意在告诉读者书籍是很好的精神食粮。 C.《将相和》一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知错就改的可贵品质。 D.《慈母情深》一文的结尾“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既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也蕴含了作者对母亲难以言尽的感情。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白鹭》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这是作者第一次来没有看到鸟时产生的疑问,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C.缩写故事时,我们可以对故事内容进行摘录、删减,也可以概括和改写。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是静态描写。 4.下列名言可以描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父亲的教育方法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D.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9分) 1.《长相思》一词中,“夜深千帐灯”写出了队伍之庞大。( ) 2.“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是静态描写。( ) 3.《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 4.《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 5.《四季之美》一文细腻真挚地写出了每个季节的独特韵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 6.《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介绍了鸵鸟、游隼的速度都比猎豹快。( ) 7.《冀中的地道战》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寇斗智斗勇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