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展示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卷(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冰是固态的水 B.冰没有一定的体积 C.冰有一定的形状 2.地壳中的岩石以什么为主?( )。 A.变质岩 B.沉积岩 C.岩浆岩 3.人们做锅铲柄一般选择( )。 A.不锈钢 B.木头 C.铜 4.冬天我们需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才感觉暖和,主要原因是( )。 A.羽绒服能给身体提供热量 B.羽绒服能吸收外界的热量 C.羽绒服能阻止热量散发 5.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随着大量的泥沙沉积,如今它已经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你认为治理黄河最根本的办法是( )。 A.加强黄河岸堤建筑 B.清除黄河河床的泥沙 C.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6.晴朗的天气里,用喷壶在阳光下喷水后,从( )的方向能看到彩虹。 A.背对太阳 B.面向太阳 C.背对喷壶 7.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的火山叫( )。 A.活火山 B.死火山 C.休眠火山 8.夜空中的星星在不断地眨眼睛,是因为( )。 A.星星和人一样,长时间不眨眼睛就会很疲惫 B.星星的亮度发生了变化 C.地球大气层的疏密程度不一样,使光线不断被折射 9.沙漠中有怪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震 B.火山 C.风的作用 10.如下图所示,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11.打开台灯,我就看到了书上的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眼晴中射出光,让我看到了文字 B.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我的眼里 C.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眼晴中再发出光看到亮着的文字 12.地球的结构从内向外分别是( )。 A.地幔、地核、地壳 B.地核、地幔、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13.两杯一样多的水,一杯是热水,另一杯是冷水,混合后,水温的变化( )。 A.比原来的冷水温度低 B.比原来的热水温度高 C.接近两杯水的温度的平均数 14.冰岛共和国的苏尔特塞岛的形成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海啸 15.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双层窗户可以隔热保温,说明( )。 A.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B.空气不导热 C.空气可以发热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弹簧拉长时,会产生弹力 B.小车在斜面上往下滑动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医生给病人检查耳朵的额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一种应用 17.下列现象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冰卷 B.泥石流 C.台风 18.如下图所示,要做一个保温瓶塞子,这个塞子最好做成( )。 A.塑料塞 B.木塞 C.金属塞 19.地壳主要是由( )构成的。A.岩石 B.水 C.空气 20.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的现象是( )。 A.土豆泥纹丝不动 B.土豆泥出现裂缝、冒气 C.番茄酱涌出土豆泥 21.如下图所示,将6个小钢珠用蜡粘在金属条上,是后掉下来的是( )号。 A.1 B.2 C.6 22.地震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楼的教室里,靠近门的同学迅速跑到室外 B.在户外,选择开阔平坦的地方蹲下或下 C.躲在阳台上 23.潜望镜常用于( )。 A.飞机 B.潜水艇 C.汽车 24.在五颜六色的地球仪上,白色部分代表的是( )。 A.白云 B.雪山、冰川 C.森林、草原 25.“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这句谚语中的“城堡云”就是( )。 A.积雨云 B.层云 C.卷云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地形地貌的形成和改变与人类活动一点关系都没有。 ( ) 2.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 ) 3.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 ( ) 4.强光(白光)通过一定装置可以分为不同颜色的光,但不同颜色的光不可以混合成白光。( ) 5.人体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是脊髓独立完成的。 ( ) 6.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