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总复习 目录 第1节 植物生长素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植物生长素 01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实验图示 实验结论 达尔文和 他儿子的 实验 单侧光刺激 ↓ 胚芽鞘尖端接受刺激,产生了某种“影响” ↓ 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面的伸长区 ↓ 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鲍森·詹森 的实验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的 实验 黑暗中进行,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温特的 实验 胚芽鞘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注: 表示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 表示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温特将这种 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2.植物激素 (1)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功能: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 动物激素 植物激素 分泌器官 有特定的内分泌腺或细胞 无特定的分泌器官 化学本质 蛋白质、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等 一般是小分子物质 作用部位 靶器官、靶细胞 无特定靶器官 运输方式 随体液运输 多样、复杂 相同点 ①自身产生;②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③起调节作用;④微量、高效 (3)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 知识点二、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1.合成部位:主要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3.运输: (1)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受到单侧光、重力等因素影响。 (2)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 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 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3)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通过输导组织进行运输。 4.应用生长素作用机理解释植物的向光性: 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分布不均匀,导致胚芽鞘两侧的生长不均匀。 知识点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方式:作为信息分子,给细胞传达信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细胞水平: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 (2)器官水平: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 3.作用机制 4.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 因素 曲线 曲线含义 生 长 素 浓 度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①AC段: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增强; ②CE段(不包括E点):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 ③EF段(不包括E点):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抑制生长的作用增强; ④B、D点:生长素浓度不同,但都起促进生长的作用,且促进效果相同; ⑤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 ⑥E点: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器官 种类 ①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根>芽>茎; ②A、B、C点:对不同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 植物 种类 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5.顶端优势 (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 (3)常用解除方法:摘除顶芽。 (4)应用 ①农业生产中,人们根据植物顶端优势的原理采用一定措施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如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使棉花多开花、多结果。 ②园艺方面:适时修剪景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