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结合实例(塞罕坝),能够阐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举例(塞罕坝)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及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大气 岩石 动物(生物) 植物(生物) 土壤 水 地貌 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要素 自主思考: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迁移的? 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大气循环 水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生物循环 大气 岩石 动物(生物) 植物(生物) 土壤 水 地貌 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自主思考: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迁移的? 气候 地形地质 水文 生物 土壤 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气候: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气候较干旱; (2)地形:地处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落差较大; (3)水文:地处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变率大; (4)植被:地处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较脆弱。 自主思考: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描述塞罕坝地区地理环境特征。 前世: 千里松林,狩猎之所 前世:千里松林,狩猎之所 材料一:塞罕坝,辽金时期号称“千里松林”,明代、清初时期为蒙古游牧之地,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1681年,清康熙皇帝在此设立了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清朝中前期,塞罕坝自然生态环境基本上保持着原始状态。 合作探究一: 1.松草为该地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说明这些有机物的合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光照 (有机物) 6CO2 + 6H2O C6H12O6 + 6O2 叶绿素 (营养盐) 绿色 植物 水圈 大气圈 土壤、岩石圈 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一、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生产功能 大气圈 热带雨林 露生层 树冠层 林下层 灌木层 草本层 自然要素组合的差异影响生产功能的强弱 大尺度空间差异 小尺度空间差异 光照 (有机物) 6CO2 + 6H2O C6H12O6 + 6O2 叶绿素 (营养盐) 绿色 植物 水圈 大气圈 土壤、岩石圈 大气圈 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碳保存在植物体及土壤中。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碳保存在植物体及土壤中。 ②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 的钙相结合,形成沉淀。 碳酸钙(沉淀) CO2 溶解钙 CO2 海-气作用 削减CO2最主要途径 大气 一、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生产功能、稳定功能 合作探究一: 2.分析至清朝中前期,塞罕坝自然生态环境仍能基本维持原生态的原因。 材料一:塞罕坝,辽金时期号称“千里松林”,明代、清初时期为蒙古游牧之地,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1681年,清康熙皇帝在此设立了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清朝中前期,塞罕坝自然生态环境基本上保持着原始状态。 自然环境的稳定功能; 人类的活动强度小,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前世:千里松林,狩猎之所 曾经: 草木不见,黄沙弥漫 曾经:草木不见,黄沙弥漫 合作探究二: 1.说出导致塞罕坝自然环境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 2.说明塞罕坝自然环境特征的变化。 材料二:清同治二年(1863年),清王朝国力虚弱,“木兰围场”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伐木、垦荒,以补国库空虚。后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