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32550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2张PPT)鲁教版必修一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62166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球,圈层,结构,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鲁教版必修一 高一地理上学期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课时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1、能够运用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简要描述地球的圈层结构,说明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 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四大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并指出它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我国“蓝鲸2号” 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 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 方式一:人工钻井 苏联卡拉井 1970年,开钻 1989年,井深12262米 1991年,钻至12869米, 至今保持世界最深纪录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方式二:利用地震波(人工、天然) 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 地震波 分类 共同点 传播介质 传播速度 地 震 波 纵波 横波 特点 固体、液体气体 较快 固体 较慢 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思考: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和海上航行轮船上的人震动感觉一样吗? 轮船上的人只感觉到上下颠簸 陆地上的人首先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防灾小知识 1、横波速度慢,纵波速度快,发生地震时,纵波先到达地面,横波后达到,这中间的12秒时间为逃生的黄金时间。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9知识窗部分,完成地震波的特点表格的填充。 微信公众号 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人工震源车:给地球做”CT” 利用地震波(人工、天然) 地壳 横波 纵波 0 3 6 9 12 15 速度/km S-1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深度/km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6371 地面 地心 33 2900 5150 小组合作: 结合图像,完成地球内部圈层检测报告。 地球内部圈层检测报告 地震波 地震波速变化情况 (自上而下) 急剧变化大致深度及不连续面名称 横波 纵波 结论:地震波速度的突然变化,说明其两侧物质有较的差异,以两个界面为界,可把地球内部划分成 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检测报告 地震波 地震波速变化情况 (自上而下) 急剧变化大致深度及不连续面名称 横波 纵波 结论:地震波速度的突然变化,说明其两侧物质有较的差异,以两个界面为界,可把地球内部划分成 圈层。 地下33km 莫霍面 地下2900km 古登堡面 地壳、地幔、地核三个 横波经过莫霍面时,速度明显加快,经过古登堡面时,横波完全消失。 纵波经过莫霍面时,速度明显加快,经过古登堡面时,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地球内部圈层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8并结合以下图文材料,主要从厚度、组成物质状态等方面说明地球内部各圈层主要特点。 地壳 地幔 地核 0 33 ① ② ③ ④ ⑤ 画一画: 1.标注出两大界面 2.写出每个序号代表的圈层名称 3.框出岩石圈范围 在流浪计划中,人类居住在大陆地下五千米左右的地下城,地下城所在的圈层是图中的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20文本材料,说出地球外部各圈层主要特点。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环绕在地球外部的大气圈层。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为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地球特有的圈层,也是最活跃的圈层。 小组合作: 根据以下图文材料,探讨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 1. 甲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地球的哪一圈层? 2. 结合乙图中各个圈层的代表性地物,说明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 圈层 代表物 大气圈 空气、云 水圈 湖泊、地下水 生物圈 青草、牛羊 大气圈不仅为动物的生存提供Oz,为生物圈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z,岩石圈为植物生长提供了N、P、K等矿物养分,水圈提供了水分,而生物圈则为大气圈提供了Oz,和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