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32850

16 第四单元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58757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四,单元,13课,当代,中国,民族政策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任务目标 按图索骥 1.理解当代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 2.梳理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3.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问题式预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2.历程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_____。 2.表现 (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正式颁布实施。 (2)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_____之一。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法 三个离不开 基本政治制度 3.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意义 (1)“一体”角度:_____。 (2)“多元”角度 ①政治上:_____。 ②思想上:_____ _____。 ③经济上:_____。 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 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民族工作主题(填序号) (1)提出: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_____” (“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 (2)意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_____的认同(“五个认同”)。 ①伟大祖国 ②共同繁荣发展 ③中国共产党 ④中华文化 ⑤共同团结奋斗 ⑥中华民族 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⑤② ①⑥④③⑦ 2.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全体在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同完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 (1)提出: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_____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地位:被写入新修订的《_____》,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章程 3.目标: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_____、同心共筑_____的伟大目标。 4.新要求:以铸牢_____为主线,坚定不移走_____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_____ _____,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中华民族一家亲 中国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特色 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 【知识拓展】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原则 侧重点 民族平等 在各方面地位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关系融洽 各民族共 同繁荣 发展过程中补弱 【教材开发】阅读教材P77“史料阅读”。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涉及哪些内容。它的颁布与修订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内容: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接受中央统一领导。意义: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法制化建设的新阶段。 【图解历史】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认知升华】民族区域自治≠完全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并非完全自治,也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不是由某一民族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 【视野拓展】 第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