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时空坐标 第1课 DIYIKE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1、能说出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分布,从 “时空观念”、“史 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 、结合考古发掘成果,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3、搜集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相关史料,从“史 料实证”角度认识考古材料与文献在研究早期国家起源 中的作用。 4、知道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概念,从“历史解 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 学习目标 知识点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石器时代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时间 遗址 发现地点 生产生活 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 云南省元谋县 打制石器,渔猎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 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1、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是指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所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包括人类本身的化石。它是研究远古人类起源和活动的重要材料。中国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有数百处,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但也遍布南北。 这一遗址图反映出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原始农业开始出现,进入母系氏族阶段 2、新石器时代(距约今1万年至约五千年) 时间 遗址 发现地点 生产生活 社会组织 早期 距今1万年至7000年 广泛 母系氏族 中期 距今约7000—5000年 仰韶文化 黄河中上游地区 会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晚期 距今约5000年 龙山文化 取代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 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 父系氏族 红山文化 辽河上游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分布与多元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更加广泛,内涵更为丰富,考古遗址遍及各地,构建起各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明确了主要区域的文化谱系,为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生产力低 共同劳动 成果共享 贫富分化 私有制 阶级分化 元谋人砍砸器 北京人复原像 仰韶人面鱼纹彩陶盆 龙山蛋壳黑陶 河姆渡炭化稻谷 良渚玉琮 红山玉龙 大汶口陶猪 距今170万年 距今70-20万年 距今7000-5000年 距今5000年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原始人群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自我检测 工具改进 (打制到磨制) 生产方式变化 (原始农业产生并发展) 生活方式变化(迁徙到定居) 社会关系变化(母系到父系) 思维升华 从“旧”入“新”的变化、启示: 中国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 工具改进 (打制到磨制) 生产方式变化 (原始农业产生并发展) 探究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考古资料表明,中华文明不是外来的,也不只有单一的发祥地。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主要发源地外,还有许多文化遗址散布在全国各地。在我国已发现的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遗址达7000多处,被考古学家描述为“满天星斗”。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多元的因素一直伴随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华文明既有农耕文明的内涵,也有草原文明和海洋文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