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旧知复习 1.一个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二条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三对关系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必修四 政治 统编版 统编教材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第五课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目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二目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思考:以上观点有什么共同点? 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各解放区人民以无比巨大的热情,以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给与前线以空前规模的支援。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习近平: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地位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不是全体中国公民都是人民群众的范畴呢? 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实践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注意:英雄创造历史,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劳动群众是主体部分。 全体公民 人民群众 劳动群众 (主体) (相关链接P67)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资料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 社会存在和发展 基础 人民群众 从事 决定力量 推动 3.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材料2: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只会饿死在东篱旁边,怎么可能还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 材料3:《诗经》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材料1: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不断积累,终成此书。 土地革命 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 ①地位: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3.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十月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巴黎公社起义 ②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 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扩大基层民主 ③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唯物主义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