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35537

9.1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4-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205268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政治,哲学,必修,统编,高中,文化发展
  • cover
(课件网) 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第7课)———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第8课)———吸收外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面向未来 第九课内容及内在逻辑 9.1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1)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3)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1)建设文化强国 (2)坚定文化自信 为什么发展 怎样发展 发展目标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雏形 全盛 衰微 振兴 为什么? 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曲线图 为了民族复兴,再铸中华文化辉煌,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进行各式各样尝试。 春秋战国 隋唐时期 近代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跌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文化走向衰弱。 BY YUSHEN 阅读与思考 自由主义 看到西方文化的长处, 但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保守主义 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糟粕。 无政府主义 把自由绝对化, 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民主义 具有历史进步性, 但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 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主张人民完全自由,不受一切统治,废绝首领及威权所附丽之机关学说也。 三民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你认为这些主张存在哪些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进入中国,各种主张纷纷登场亮相,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中 华 文 化 何 去 何 从 呢 ? 1.中华文化复兴之路的探索: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思考:观看视频结合教材,谈谈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1)共产党诞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有了领导核心) (2)指明文化发展方向:(有了前进方向) 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3)重要转折点:(有了重要转折)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4)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有了指导思想) 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 当代中国的新青年,我以为应该有六个标准: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六个标准总的来说,就是科学与民主,要造就一代新青年,唯有科学和民主并重,科学与民主就是检验政治、法律、伦理学术、以及社会风俗和人们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的准绳。凡是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遗留、圣贤之垂教、社会之崇尚,皆不值得提倡。” ———陈独秀先生在上海震旦大学的演讲摘录 思考:祖宗之遗留、圣贤之垂教都要抛弃吗? 中共是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关系的? 3.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 (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2)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