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36904

《月是故乡明》课件(共19张PPT)+教案

日期:2025-01-15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76413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月是故乡明,课件,19张,PPT,教案
    课题: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3、结合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热爱家乡、眷恋家乡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以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山东省临清县人。他学贯中西,精通12国语言,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等。北京大学终身教授。 2006年获感动中国人物奖。 2、作者生平 三、分析探究 1、全文线索:月 2、理清层次 第1段:阐释“月是故乡明”(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第2-5段:作者对故乡与童年生活的回忆 第6-10段: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 第11-12段:以“月是故乡明”点题(照应题目,升华情感) 3、作者的故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明确:过渡段,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提到了山,还写了水。 4、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 (1)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请在相关句子旁作批注。 明确:数星星、点篝火、捉知了、梦见月亮 (2)作者明明是在回忆故乡的月亮,为什么写这些童年趣事呢? 明确: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通过回忆这些往事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5、默读课文第6—10自然段 (1)按照观月地点的变化,梳理出作者观月的大致经历。 明确:第6段“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第8段“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 (2)作者为什么多次用“小”来形容故乡的月亮? 明确:“小”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厚而独特的情感。故乡虽然平凡,但永远是作者的最爱。 四、课堂小结 文章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文章语言古朴、质朴,但是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真”与“朴”也正是季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和独特风格。同时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本文中也表现得很充分。(课件网)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shù shè 新课导入 季羡林(1911-2009)山东省临清县人。他学贯中西,精通12国语言,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等。北京大学终身教授。 2006年获感动中国人物奖。 作者简介 1911年 1918年至 1930年 1930年至 1934年 1935年 1946年 出生于山东清平县 一个农民家庭 在山东济南求学 求学于清华大学 留学欧洲 回国任教于 北京大学 季羡林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背井离乡,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作者生平 理清层次 作者对故乡与童年生活的回忆 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 阐释“月是故乡明” 以“月是故乡明”点题 2-5 6-10 1 11-12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照应题目,升华情感 全文线索 月 整体感知 作者的故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过渡段,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提到了山,还写了水。 分析探究 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请在相关句子旁作批注。 分析探究 故乡的童年往事:数星星、点篝火、捉知了 4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