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41422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日期:2024-12-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6164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四,答案,测试题,交融,民族
  • cover
第四单元测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成都坝仰离堆水,禾稻年年庆饱收”“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文分别描写的是( ) A.都江堰的修建与官渡之战 B.长城的修筑与赤壁之战 C.都江堰的修建与赤壁之战 D.长城的修筑与官渡之战 2.史书记载,东汉末年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到曹魏后期已恢复了往日繁华都市的面貌;曹魏末年政府已有编民663423户,443万余口,已有大幅度增长。这说明( ) A.官渡之战奠定统一基础 B.三国鼎立局面已经形成 C.全国统一推动社会进步 D.局部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3.公元234年诸葛亮逝世后,以刘禅为帝的蜀汉朝廷并未批准在成都给诸葛亮立祠。而两晋统治者对诸葛亮十分推崇,这个时期成都也出现了孔明庙。清朝康熙年间则修缮重建了成都武侯祠。据此可知( ) A.蜀汉朝廷并不认可诸葛亮在三国鼎立时做的贡献 B.两晋统治者修建孔明庙体现了其尊孔崇儒的政策 C.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朝代发展及统治需求相连 D.历史建筑的修葺彰显了国家实力与政府治理水平 4.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表是某同学对中国古代史上几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及其推论的梳理,表中①处应填( ) 史实 推论 巨鹿之战 歼灭了秦军主力,为灭秦奠定了基础 ①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淝水之战 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A.长平之战 B.牧野之战 C.桂陵之战 D.官渡之战 5.某史书记载:“(曹)公……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该史料记录的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6.毛玠语太祖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三国志》中的这段材料里的“太祖”指的是( ) A.齐桓公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7.三国时期,“遥领”“虚封”现象大量出现。如:刘备封马超为骠骑将军,兼任凉州(曹魏境内)牧;魏国任孙壹为交州(吴国境内)牧;吴国任丁奉为徐州(曹魏境内)牧。当时各国进行“遥领”“虚封”的主要目的是( ) A.彰显国家统一的政治愿景 B.宣示各自政权的正统性 C.表明自己开疆拓土的意志 D.给敌对的政权制造压力 8.下列选项的表述,与年代尺中朝代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开发江东 B.②短暂统一 C.③八王之乱 D.④休养生息 9.魏晋时期“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 服力役……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 统治者‘怨恨之气, 毒于骨髓’”。材料反映了西晋( ) A.实行暴政,民族矛盾尖锐 B.民族内迁,缺少文化认同 C.汉族南迁,人口大量减少 D.八王之乱,社会动荡不安 10.“只过了十多年的安定日子,就出现了全面的危机。内部爆发‘八王之乱’的同时,各少数民族部落也纷纷起兵……西晋王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终被匈奴贵族刘渊父子的铁马强弓所摧垮。”这反映了西晋王朝的特征是( ) A.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B.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C.内迁各族,起兵反晋 D.民族交融,大权旁落 11.据西晋的史料记载,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反映出内迁的少数民族( ) A.形成人口迁徙高潮 B.消除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C.实现全国的再统一 D.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12.三世纪末四世纪初,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这主要是因为( ) A.东汉的朝政腐败造成社会动荡 B.大批中原人民为逃避战乱南下 C.南朝时期的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13.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