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45241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2-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8909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课,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课件,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新课导入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 “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 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 “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 由此可见,周总理处理外交事务时的随机应变,沉着冷静。 同学们,周总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最闪亮的一张外交名片。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周总理的的脚步一起感受那段历史的外交风云。 学习目标 1.能够按时间顺序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对中国外交的重要作用。 3.体会并学习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外交家身上的奉献精神。 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知讲解 1.背景 根据材料,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坚持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坚持独立自主,实质上就是要坚持中国人民根据自身利益和国情所选定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内外政策,坚持由自己解决内部事务,走自己的路……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进行有效的经济建设,还需要几十年的长期努力,因此,我们需要和平,时间越长对人民越有利。 ———刘华秋《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方针: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知讲解 2.新中国初期建交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与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中国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1)1949年10月,苏联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知讲解 2.新中国初期建交情况 (2)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知讲解 3.概况 (1)首次提出: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3)正式确立: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 (2)现在表述: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 核心和基础 政治保证 实施条件 目标 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知讲解 4.意义 虽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60年前发表的,但它仍适用于当今的国际社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认同,也被联合国所认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今天依然没有过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 ②对世界: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①对中国: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知识点2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新知讲解 1.背景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时间 地点 地位 1955年 印度尼西亚万隆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2.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新知讲解 2.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伊拉克代表 共产主义是“独裁”, 是“新殖民主义”。 斯里兰卡代表 台湾应当成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