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04639

2015—2016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第13课《爱莲说》(共46张PPT)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64602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5,PPT,46张,爱莲说,13课,课件
  • cover
课件46张PPT。导入新课莲花又称荷花、芙蓉、芙蕖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爱 莲 说 宋 周敦颐学习目标1.了解“说”这一古代文体。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等写作手法及其作用。?3.理解并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思想情怀。重点:??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 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屋讲学,世称“濂溪先生”宋代理学创始人,著《周元公集》。预习检测1、《爱莲说》选自 作者是 , 字 , 朝 , 家。 2、《爱莲说》是一篇 ,通常借 说明 . 3、生字注音: 甚蕃( ) 不蔓( )不枝 亵( )玩 鲜( )有闻预习检测1、《爱莲说》选自 《周元公集》作者是周敦颐 , 字茂叔 , 宋 朝 ,哲学 家。 2、《爱莲说》是一篇 说 ,通常借 某一事物 说明 道 理 . 3、生字注音: 甚蕃( fán ) 不蔓( màn )不枝 亵( xiè )玩 鲜( xiǎn )有闻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 爱 莲 说 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水里,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蕃:本义茂盛、繁衍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多。 爱 莲 说 宋 周敦颐 晋陶渊明独爱菊. 译: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独:副词,只、仅。 爱 莲 说 宋 周敦颐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译: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甚:很。 爱 莲 说 宋 周敦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我只喜爱莲花的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爱 莲 说 宋 周敦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染:这里是被沾染的意思。 濯:洗涤。 亵:亲近而不庄重。 爱 莲 说 宋 周敦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谓:认为。 爱 莲 说 宋 周敦颐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鲜:少。 爱 莲 说 宋 周敦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爱 莲 说 宋 周敦颐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水里,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只喜爱莲花的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