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这是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我们的校园》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一课,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校园,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和归属感,同时通过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合作精神。本课以校园的设施、活动以及师生间的关系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并培养其初步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儿童刚入小学,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对小学生这样陌生的角色既充满新鲜与好奇,也不免有一些担忧、不安甚至惶恐。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学习,一直是老师们努力探索的内容。设计“我是小学生啦”这单元,旨在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其学中快地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并学习遵守学校的规则与纪律。 三、教学目标 1.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等。 3.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校园探密活动。 四、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体验校园生活的美好。 难点: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等,培养其环保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一)活动1 [活动]活动———校园探密 教师带领“探密小分队”成员实地参观校园环境及设施。 1.引导学生发现校园中有不同的场所如“上课”的场所、“下课”活动的场所、集体聚会的场所等。 2.请有关部门(如图书室等)的教职员向学生介绍相关设施应如何使用。 3.引导学生实地认一认学校的男女厕所,说说上厕所应注意的事项。 4.启发学生发现校园里哪些地方可以随便进入,哪些地方不可以随便进,哪些地方不可攀爬。教师带领“探密小分队”的成员实地参观校园环境及设施。 (二)活动2 [活动]活动二———画校园 1.请学生把参观中印象最深的地方,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画的内容一步增进学生对学校的认识。 (三)活动3 [活动]活动三———认识我们的教室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教室组讨论说说教的物品及作用。 2.带领全班学生到教室门口,认识本班的班级牌并看看相邻班级的班级牌。体会班级牌的作用。 3.让学生找一找,除了本班所在的教室外,还有哪些教室也是自己学习的地方 (四)活动4 [活动]活动四———配对游戏 1.根据学校情况,教师在纸条分别写出或画上校园的各设施。 2.教师在小纸条上用简笔画形式创设与校园设施使用相对应的情境。 3.将小纸条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 4.由学生起来介绍他纸条上的内容。 5.与情景或设施相对应的学生站起来配对,并说明理由。 (五)活动5 [活动]活动———模拟活动: 你会怎么办 1.根据课本第13页的内容,将班上学生分成若4个小组进行模拟活动。 喝水到哪里 作业本送到哪里去 受伤怎么办?厕所在哪里 2.让学生结合成组,分别完成一项任务。讨论活动结束后,向大家谈谈完成任务的情况。 (六)实践活动 校园寻宝”游戏:教师提前准备好线索和提示,让学生分组寻找学校里的特色之处。此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校园的认知,同时也能够增强团队合作和观察力。 (七)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校园的认识和感受。 2.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护学校的设施和环境,尊重老师和同学,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