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47863

【期末专项复习卷】考点22:课内阅读理解2——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454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项,复习,期末,2024-2025,答案,语文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期末专项复习卷】四年级上册语文 考点22:课内阅读理解2 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题。(8分)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高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选文按照 的顺序写了 (潮来前 潮来时)的景象。(2分) 2、根据提示,写出江面的变化。(3分) 风平浪静→ →形成水墙→ →形成 3、从“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中可以体会到人们怎样的心情 (2分) 4、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4分) (1)这句话运用 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从形态和 两方面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气势。(2分) (2)读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2分)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7分)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节选 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而且 涨得大大的。 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 “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我想任何豌豆从来不曾、 也永远不会达到这种地步的。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一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1、选文第2 自然段使用的描写手法是( )。(1分)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2、联系全文,想想随着最后一粒豌豆的成长,小姑娘经历了哪些改变 (2分) →心里高兴→讲话比以前愉快,能坐一整个钟头→ 3、掉进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的性格特点是( )。(2分) 随遇而安,性情乐观。 B.充满自信,理想远大。 C.重视荣誉,不甘落后。 D.妄自尊大,自高自傲。 4、读选文第3自然段,请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写下来。(2分) 三、课内阅读理解。(8分) 《夜间飞行的秘密》片段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 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jì xì)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mēng méng)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sāi sè)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 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sì shì)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 路的。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2分) 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这是个 句,说明蝙蝠 。(2分) 3、根据课内片段填表。(4分) 实验顺序 实验方法 实脸结果 实验证明 第一次 蒙上眼睛 第二次 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4、还有哪些发明是从自然界获得的灵感 填一填。(2分) 鸟 B.野猪 C.青蛙 D.海豚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0分)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 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花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 走上)月球,(游入 潜入)深海,(观察 洞蔡)百亿光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