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认识生物 1.下列有关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对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B.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C.观察后直接记录结果,不需要同别人交流 D.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柏”和“松”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可通过观察了解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 B.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 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 D.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结果记录 3.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红外相机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野外监测中已得到广泛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干扰动物的情况下,高效地收集多方面的一手资料。以上采用的科研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建模法 D.比较法 4.在“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活动中,下面四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小华因为不喜欢毛毛虫,在观察活动中回避记录这类生物 B.小明抓到一只鸟,把它带回家关在笼子里饲养 C.小旭的观察记录中有蜘蛛,发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小旭就把它删掉了 D.小平发现一只蟋蟀,它很快就蹦到校园外,但他依然把它记录下来 5.下列各项不属于观察的是( ) A.用望远镜和相机记录候鸟捕食过程 B.用摄像机拍摄菜豆种子萌发及其植株生长的过程 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运食物 D.用录音机记录各种鸟的叫声并对其叫声加以分析 6.秋天到了枫叶红了,为了更深入了解枫树,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下列不属于观察法的是( ) A.用相机拍照枫树的植株和叶片 B.测量出枫叶叶片的大小 C.将枫叶落叶制成植物标本 D.记录下枫叶由绿变红的时间周期 7.2023年,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亚运数字火炬人”点燃“钱江潮涌”主火炬塔,但“数字火炬人”不属于生物,主要是由于它不能( ) A.自由运动 B.接受人的指令 C.生长和繁殖 D.进行简单自我维护 8.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出生命现象的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9.下列诗词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选项 诗词 生物的特征 A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生长发育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能繁殖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排出废物 A.A B.B C.C D.D 10.南北朝沈约的《有所思》中“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描写的是昆明池的春水应已涨满,葡萄也该开花了的场景。这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1.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在《春》中对春天进行了详细而优美的描写。下列语句中,能直接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天,树叶变黄从树枝上纷纷落下,这说明( ) A.树木能够生长和繁殖 B.树木能够进行呼吸 C.树木秋天不需要营养 D.树木能排出体内废物 13.大千世界因缤纷的生物而变得多姿多彩,下列描述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海洋中千姿百态的珊瑚 B.溶洞中不断生长的钟乳石 C.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支原体 D.在网络上传播的电脑病毒 14.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观察校园生物种类的观察记录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调查人:李明 观察地点:校园 观察时间:9月5日 天气状况:晴朗 生物名称 雪松 银杏树 麻雀 桂花 睡莲 蜘蛛 苍蝇 数量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