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章 人与环境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 B.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C.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有大有小 D.动物园是一个生态系统 2.如图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异养型 B.a中有异养型真核生物,也可能有病毒 C.c中只包括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 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3.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图1相比,图2中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B.图1中的成分B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为生产者 C.图2中共有7条食物链,鹰占有4个营养级 D.若蛇消失,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一定减少 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图解,N1、N2、N3表示固定或同化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图中A表示“未被利用”,该部分能量可能最终流向分解者 C.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变的情况下,若N2/N1的值越大,则说明消费者从生产者中固定的能量越多 D.将动物粪便作为肥料还田可促进植物吸收利用有机物,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5.如图为一个小型农场的结构模式图,表格为该小型农场中农作物和鸡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4 kJ/年),根据图和表格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净同化量 呼吸散失量 流向分解者 未被利用 农作物 120 80 22 60 鸡 10 13 2 5 A.该小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农作物、鸡、人、微生物等所有生物成分和空气、水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植物同化的能量,还应该有养鸡场投喂鸡的饲料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据表可知,该小型生态系统中流向人的能量应为1.8×105 kJ/年 D.该小型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7.6% 6.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碳元素进入非生物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① B.图2中A表示兔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在该生态系统中,狼根据兔留下的气味去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和行为躲避猎捕,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 D.图1中能量流动可沿食物链乙→丙→丁进行 7.果蝇求偶过程如下:雄果蝇看到雌果蝇并闻到其释放的性外激素后,会靠近雌果蝇并用前足轻敲其腹部,还会展翅并振动以产生特定的“求偶曲”,有接受意愿的雌果蝇就会允许雄果蝇进行交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A.该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果蝇种群的繁衍 B.人工释放性外激素诱杀雄果蝇属于机械防治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只存在于同种生物之间 D.该过程涉及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8.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可以体现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 9.谷雨作为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分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意思是谷雨一候,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二候时,布谷鸟开始鸣叫,提醒人们不要耽误播谷的时间;三候时,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