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问题 1.(2024黑吉辽,4)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清洁能源的使用能够降低碳足迹 B.在近海中网箱养鱼不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C.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关 D.水泥生产不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唯一原因 2.(2023浙江6月选考,2)自从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来,“酸雨”在我国发生的频率及强度都有明显下降。下列措施中,对减少“酸雨”发生效果最明显的是( ) A.大力推广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B.通过技术升级使化石燃料的燃烧率提高 C.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集中排放 D.将用煤量大的企业搬离城市中心 3.(2023湖北,7)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某湖泊早年受周边农业和城镇稠密人口的影响。常年处于CO2过饱和状态。经治理后,该湖泊生态系统每年的有机碳分解量低于生产者有机碳的合成量,实现了碳的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B.水生消费者对有机碳的利用,缓解了碳排放 C.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解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加剧 D.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适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样性有助于碳的固定 4.(2024湖北,3)据报道,2015年到2019年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足迹由0.321 2 hm2下降至0.295 8 hm2,5年的下降率为7.91%。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460 7 hm2下降到0.449 8 hm2,5年的下降率为2.37%。结合上述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经济带这5年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 B.长江经济带这5年的环境容纳量维持不变 C.长江经济带居民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生态足迹的降低 D.农业科技化和耕地质量的提升可提高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力 考点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5.(2024湖北,2)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据以上精神,结合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国家公园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B.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能够更好地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 C.规范人类活动、修复受损生境,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育和稳定 D.在破碎化生境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6.(2024新课标,33)厦门筼筜湖经生态治理后环境宜人,成为城市会客厅,是我国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水体的氮浓度是评价水质的指标之一,原因是 。 (2)湖区的红树林可提高固碳效率、净化水体。在湖区生态系统中,红树植物参与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还有 (答出2点即可)。 (3)湖区水质改善后鸟类的种类和数目增加。鸟类属于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答出2点即可)。 (4)生态修复后湖区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 。 7.(2023湖北,19节选)我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雪豹栖息地。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 雪豹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山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随着社会发展,雪豹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捕猎等。1972年雪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动物。 气候变化可使山地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模型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影响雪豹潜在适宜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两种气候变量(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最低温度),两种地形变量(海拔和坡度)和一种水文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