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题临安邸 [宋]林 升 课前导入 上节课我们刚刚学习了陆游的《示儿》,体会到了诗人临终前对国家的牵挂。今天让我们学习《古诗三首》的第2首诗,继续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 助学资料 生平介绍:生卒年不详,字云友,一字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 林升 主要作品:《长相思》《洞仙歌》等。 当时的宋王朝中原国土被占,两位皇帝都被俘虏,但统治者仍沉溺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这么多年来,这些南宋权贵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原来的国都汴州,完全忘记了国仇家恨。一些爱国志士对此义愤填膺,纷纷指责统治者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行为。 林升为什么写《题临安邸》? 字词乐园 熏肉 熏肉 xūn 我会读 “黑”牛“千”斤重。 巧记 熏 我会写 (熏香) 杭 (杭州)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熏黑 烟熏 造句:在老师的熏陶下,我们班同学越来越喜欢读书了。 xūn 部首: 灬 书写指导:注意中间的竖是通下来的,下面是 “黑”。 点击播放 重点字讲解 熏 杭 注意红色部分,不要写错哦 竖下面不要出头 这里是点 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节奏。 初读感知 / / / / / / / /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临安的一个旅店的墙上抒发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题临安邸 品读鉴赏 写 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 旅店。 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吗? 几时: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休: 何时,什么时候。 停止,罢休。 你从反问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诗人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青山叠翠,楼阁重重,西湖上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反问 “山、楼”的重复运用,让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重重叠叠的青山,仿佛出现在眼前;国家大好河山被践踏,南宋官员却只顾享乐,诗人的反问,使得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吗?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直: 简直。 汴州: 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当时的汴州人口众多,商业繁华,后被金侵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这两句诗讽刺了什么? 讽刺南宋权贵忘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陶醉,醉生梦死,苟且偷安。 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统治者,他们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昔日的汴州。 暖风熏得游人醉。 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 暗示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营造了奢靡的氛围。 特指那些忘记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 指游人陶醉在西湖山水的美景中,也指“醉酒”的“醉”,还指“醉生梦死”的“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把“杭州”与故都“汴州”相对照,抒发了诗人对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谴责,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如何读出这首诗的感情? 本诗的总体基调是愤怒、忧虑的。第二句要读出愤怒之情,读好反问的语气,“休”字提高声调;第三句和第四句要读出无奈、忧虑之感。 题临安邸 统治者 醉生梦死 诗人 忧国忧民 板书设计 《题临安邸》描写了诗人在杭州的所见、所闻、所感,讽刺和揭露了当时的统治者纵情声色、忘记国难、苟且偷安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主旨提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