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标内容 1.描述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2.概述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1.生态足迹 (1)概念 又叫_____,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_____ _____。 (2)特点 ①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_____,对生态和环境的_____。 ②_____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世界人口还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继续增长,全球的生态环境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1.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的关系 2.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 常见状况 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盈余 生态承载力总量>生态足迹总量 生态系统能够维持正常的结构与功能,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 生态承载力总量<生态足迹总量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引发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学以致用】 1.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 1961年以来,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变化曲线图 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小 B.当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就会出现生态赤字 C.汽车尾气会减小生态足迹,建议人们绿色出行 D.与肉类相比,食用蔬菜水果更能增大生态足迹 2.(2024·福建福清虞阳中学期末)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B.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肉食摄取比例可以缩短食物链从而减小生态足迹 C.建立沙滩保护区、K值强度的捕捞量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D.培育农作物良种、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主要类型及原因(连线) 2.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们应正确处理_____与_____的关系,践行_____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辨正误] 1.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坏。( ) 2.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 3.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 4.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 1.阅读教材P85~87,回答下列问题。 (1)教材中环境问题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个人的行为习惯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有怎样的关系呢?_____ _____ (2)绿色出行、“光盘行动”、节水节能等,都可以缩小生态足迹。还有哪些可以缩小生态足迹、减少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_____ _____ 2.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_____ _____ 1.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 (1)缓解水资源短缺的一些措施 ①修建水库是解决季节降水变化的主要措施。 ②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 ③农业节水的主要途径包括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 (2)酸雨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①形成原因:植被减少(吸收SO2等减少),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排放SO2等增多),超出了环境的自动净化能力。 ②防治措施:大量植树造林(增加吸收),开发清洁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排放)。 (3)减少海洋污水排放的措施 ①加强对船舶及钻井、采油平台的防污管理。 ②防止海上倾倒废物造成污染。 ③防止、减轻和控制海上养殖污染。 (4)植被破坏的原因 ①过度放牧使草原植被被破坏。 ②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 ③原始森林和防护林被破坏等。 2.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过程及治理 (1)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具体形成原因及过程如下: (2)水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