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1 水结冰了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结冰时的温度叫作 ,一般情况下水结冰的温度是 。 2.液态的水凝固成冰以后, 的排布方式发生改变,间隙变大,致使水结冰后 变大。 3.实验时,将碎冰倒入杯中并撒较多的食盐。撒食盐的目的是为了使冰快速 ,制造一个 的环境。 二、判断题 4.寒冷的冬季,汽车不开时要及时放掉水箱中的水,避免水结冰后把水箱胀破。 ( ) 5.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这也属于一种热胀冷缩现象。( ) 6.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所以水不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三、单选题 7.关于水的三种状态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 B.水结冰时体积没有改变 C.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8.夏天,小亮将玻璃瓶装饮料放入冰箱冷冻,忘了及时取出,结果发现玻璃瓶已经破裂。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饮料结冰后质量会变大 B.饮料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C.玻璃瓶在低温环境下自己会破裂 9.在一玻璃杯中装上一部分水, 在水位处做好标记,测得杯底至水面的高度为6厘米,放入冰箱冷冻,完全结冰后测量杯底至冰面的高度可能是( )。 A.低于6厘米 B.高于6厘米 C.高度不变,仍是6厘米 10.下列现象不是利用热胀原理的是( )。 A.水结冰 B.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来 C.气温计液柱遇热上升 四、实验探究题 11.水结冰实验 实验材料:烧杯、冰块、盐、温度计、试管、水、铁架台 (1)实验方法:小花先在试管里加约3毫升水,用温度计测水温,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试管的水中,但不能触碰试管的 和 ,然后准备一个烧杯,将碎冰倒入烧杯里,再撒较多食盐,最后将试管插入碎冰中,每隔1分钟观察并记录试管内的水温和水的状态变化。 (2)小花读数时眼睛的位置如图,正确的是( )。 A. B. C. (3)实验现象:我们发现水温不断下降,当水温在 ℃时,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试管里的水全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比没结冰时水的高度 (填“高”或“低”):说明水结冰后体积变 (填“大”或“小”)了。我们在碎冰中撒较多的食盐,是为了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4)实验结论:液态的水在 (填“遇冷”或“受热”)时可能会结冰。 12.阳阳做了水结冰实验。水结冰前后,阳阳在水面的高度处都做了标记。 (1)图中A、B是试管上留下的两次标记,其中表示冰面标记的是 ,判断依据是 。 (2)通过学习,你知道冰与水相比,冰的特点是什么吗 请至少写出三条。 。 13.课堂上,同学们在研究“水在什么温度下结冰”。他们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然后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将一支温度计放在试管中,测量常温下试管中水的温度并记录后,再将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如图)。同学们持续测量试管里的温度,并做好了记录。 试管中水的状态 温度(℃) 常温下的试管中 水 18 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食盐 第 2分钟时 水 5 第 4 分钟时 水 2 第6分钟时 冰水混合物 0 第 8分钟时 冰水混合物 ( ) 第 10分钟时 冰 -3 (1)从上面表格数据中,我们知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 ℃。 (2)第8分钟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A.1℃ B.0 ℃ C.-1 ℃ D.-2 ℃ (3)在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使碎冰的温度( )。 A.变得更低 B.变得更高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4)通过观察水结冰前与结冰后的标记,我们发现水结冰后体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看不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冰点;0℃ 2.【答案】水微粒(或水分子);体积 3.【答案】溶化;低温 4.【答案】正确 5.【答案】错误 6.【答案】错误 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