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3071

2025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 大单元四 陆地水环境(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日期:2024-12-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89543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届,3份,练习,学案,课件,水环境
    大单元四 陆地水环境 主题1 水循环与水平衡 1.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 2.水体更新速度快慢的原因 (1)从水循环环节分析水体更新的速度 需要考虑的环节有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再结合各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例如: (2)从进水量和出水量分析较封闭水体的更新速度(以湖泊为例) (3)从水域深度和水量多少分析水体更新速度 当湖泊深度较深,水量较大时,水体更新速度较慢;当湖泊深度较浅,水量较少时,水体更新速度较快。 3.水平衡原理及其应用 (1)水平衡原理: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2)水平衡原理的应用 利用水量平衡原理解释“沼泽、旱涝、缺水、断流、盐碱化”等成因如图所示,图中①———分别为降水、径流输入、蒸发、径流输出、下渗。 【高考曾这样考过】 (2024·新课标卷,9~11)土壤水分转化是联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环节。某科研小组进行人工降雨实验,测量降雨前后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降雨情景相同,土壤质地相同;在30°的坡地上设置覆盖石子、裸地两种情景;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分别为30厘米、60厘米和100厘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a判断曲线Ⅰ是深度为30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曲线,依据是曲线Ⅰ(  ) A.变化最早 B.初始值适中 C.峰值最高 D.波动最大 2.图b中曲线Ⅱ和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  ) A.降雨量大 B.地表产流多 C.土壤水分饱和 D.雨水下渗多 3.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有利于增加(  ) ①地表径流 ②地下径流 ③土壤水分 ④蒸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考还会这样考】 (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天山北坡从海拔5 000多米的山地延伸到不足200米的准噶尔盆地腹地,主要土地覆盖类型为草地、裸地和耕地。下图示意2011—2018年该区域降水量、融雪量和灌溉量(均用平铺到整个区域上的水层厚度表示)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折线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是(  ) A.降水量、融雪量、灌溉量 B.灌溉量、降水量、融雪量 C.融雪量、灌溉量、降水量 D.降水量、灌溉量、融雪量 2.若地下水的补给仅考虑降水和融雪的影响,该区域年内地下水水位存在一个峰值,则该峰值大致出现在每年(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3.受农业用水影响,该区域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推测2011—2018年该区域地下水水位平均每年可能下降(  ) A.5 mm B.10 mm C.25 mm D.50 mm (2024·河北沧州一模)大窝凼是面积较大的喀斯特洼地,周围峰丛封闭,没有地表出水口,大气降水只能通过洼地内的落水洞,沿岩石裂隙等排入地下河,遇到暴雨天气时,易形成洼地内涝。为减少内涝发生,“天眼”建设者对大窝凼进行了封山育林。下图示意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岩溶水文模式。据此完成4~5题。 4.大窝凼遇到暴雨天气易发生内涝的原因可能是(  ) A.地下水大量涌出地表 B.地表坡度小,排水慢 C.地下河排水能力较差 D.地势高,雨水蒸发弱 5.通过封山育林减轻喀斯特洼地“内涝”的地理原理是(  ) A.增加叶面蒸腾,减少洼地地表积水 B.降低山坡气温,减少对流雨降水量 C.促进地表水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 D.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堵塞渗水通道 主题2 河流特征 1.河流的水文特征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1)依据河流所在地区判断 地区(我国) 补给类型 东部季风区 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降水稀少,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长江、黄河源头地区 气候高寒,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东北地区 冬季寒冷,降雪多,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夏季高温多雨,夏汛是大气降水补给形成的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①径流的变化随降水变化而变化的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②径流的变化随气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