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3966

【学习任务单】4.2 农业 导学案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314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答案,八年级,人教,地理,学年,2024-2025
    第二节 农业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知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农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重点:掌握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素养目标:认识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同时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观念。 【预习导学】 重点梳理 知识点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1._____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劳动对象是_____,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农业主要包括_____、畜牧业、林业、_____等部门。 2.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_____,只有农业实现了_____,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目前,从总体上说,我国农业还比较_____,国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知识点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_____与东部、_____与北方的差异。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_____地位重要,那里有我国的四大牧区。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_____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3.东部地区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其中,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_____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_____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_____的人工林区;沿海地区是我国_____基地;南方地区_____发达。 4.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_____,主要种植_____、玉米等;以南地区耕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_____等。 【参考答案】知识点一 农业及其重要性 1.农业 生物 种植业 渔业 2.基础 现代化 薄弱 知识点二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西部 南方 2.畜牧业 灌溉水源 3.种植业 东北 东南部 海洋渔业 淡水渔业 4.旱地 小麦 水稻 【合作探究】 1.收集相关资料,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农业的重要性。 2.素养展示———你问我答:读课本P93图4.10和P94图4.11,完成下面表格。 (1)东部与西部的农业生产差异的具体表现 地区 农业类型 主要分布区 东部 种植业 东部_____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林业 东北林区(天然林)、_____林区(天然林)、_____林区(人工林) 渔业 东部沿海(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_____地区(淡水渔业最发达) 分界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西部 牧业 四大牧区(新疆牧区、_____牧区、青海牧区、_____牧区) 种植业 在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_____农业和_____农业  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导致的_____条件的差异。 (2)南方与北方的农业生产差异的具体表现 分布地区 耕地类型 农作物熟制 主要粮食作物 北方 东北 以_____为主 _____ _____小麦、玉米、大豆等 华北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_____小麦、玉米 分界线 _____年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 南方 长江中下 游地区 以_____为主 _____ _____ 华南及 海南岛 一年三熟 水稻  导致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根本因素:纬度位置引起的_____差异。 3.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结合所学内容,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参考答案】1.生产方面: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比如畜牧业的皮毛和种植业的棉花为毛纺织工业和皮革工业提供原材料,肉、奶、蛋、粮食、水果等为食品加工工业提供原材料,林业为造纸工业和家具制造业提供原材料,等等。 生活方面:吃的粮食、水果、蔬菜、肉、蛋、奶等,穿的棉纺织品、毛纺织品、皮鞋等,都来源于农业。 2.(1)季风 西南 东南 长江中下游 内蒙古 西藏 河谷 绿洲 水分 (2)旱地 一年一熟 春 冬 800毫米 水田 一年两熟 水稻 热量 3.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月0 ℃等温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中国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