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4464

5.2 预防犯罪 课件( 21 张ppt+内嵌视频 )

日期:2025-04-0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97516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预防犯罪,课件,ppt+,内嵌,视频
  • cover
(课件网) 道德与法治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一 了解罪与罚 一、了解罪与罚 看新闻,答问题: 新修订《刑法修正案(十一)》有哪些新变化? 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底线降12周岁,“高空抛物”、“抢夺方向盘”入刑等等。 结合视频想一想:什么是刑法?它有什么作用? 1.刑法的作用及内容?P52①② ①.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②.刑法的内容: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定罪、量刑) 刑法是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是犯罪的根本依据。 整体感知 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处分 或行政处罚 违反 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 应受 刑 法 应受 触犯 刑罚处罚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不受刑罚处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 殴打他人一定是犯罪吗?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而犯罪对社会危害性很大, 情节严重。 触犯的法律法规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规范,而犯罪违反了刑法 从中概括,什么是犯罪?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犯罪的含义 含义: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 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整体感知 严重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刑罚当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犯罪的 三个基本特征。 犯罪 犯罪,也叫刑事违法行为,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法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刑罚的种类 刑罚 主 刑 附加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主刑只能单独使用 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 主 刑 附加刑 罚金: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适用于贪利型犯罪,如走私、贩毒等。 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整治活动的权利。 没收财产:将犯罪分子所拥有的财产的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的收归国有。多适用于严重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罪、金融诈骗罪等。 驱逐出境: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我国国境。 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 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 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 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生命。 主刑只能单独使用 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 知识拓展: 第二目 加强自我防范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①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交损友 旷课 偷东西、打骂同学 偷窃财物 拦路抢劫 被判刑 阅读课本55页“探究与分享” 分析: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 读物等 8.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 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等 6.多次偷窃;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8.吸食、注射毒品等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陈律师: 小汝犯罪原因之一,是在社会上结识了不三不四的,所谓的哥们。小汝一开始盗窃拿走八枚硬币,心中害怕。而这些所谓的“朋友”没有制止他,反而怂恿他。认为“未成年人年龄小,犯罪不要紧”。这也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