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离子反应 1.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锌和稀硫酸反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 D.烧碱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从这个角度讲,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反应是(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 B.可溶性碳酸盐与稀硫酸反应 C.二氧化碳与酸溶液反应 D.盐酸与可溶性银盐溶液反应 3.下列将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A B C D A.A B.B C.C D.D 4.(多选)表中第Ⅰ栏与第Ⅱ栏中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第Ⅲ栏中的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选项 第Ⅰ栏 第Ⅱ栏 第Ⅲ栏 A 向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向盐酸中滴加氨水 B 硫酸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向氢氧化钡中加入过量硫酸氢钠溶液 C 向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 向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 D 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气体 A.A B.B C.C D.D 5.图甲、乙、丙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性实验(X、Y为石墨电极,与外电源相连)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的状态为固态、熔融态和水溶液 B.图中代表的离子是 C.和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的存在形式不同 D.在NaCl晶体中,和间存在更强的相互作用力 6.常温下,向两份相同浓度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固体和固体,随着二者的加入,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原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B.M点后随着固体的加入,有胆矾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小 C.N点时和恰好完全反应 D.若将固体换成固体,曲线变化可能完全重叠 7.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水中的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 8.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呈“亮→灭→亮”的是( ) A B C D 试剂a 盐酸 硫酸 溶液 蔗糖溶液 试剂b 溶液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A.A B.B C.C D.D 9.下列关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属于电解质 B.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但是非电解质 C.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所以液态氯化氢是非电解质 D.在水中难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 10.在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可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11.甲、乙、丙、丁是分别由8种离子中的2种(不重复)组成的4种可溶性化合物,且已知: ①甲+乙→红褐色沉淀; ②甲+丙→白色沉淀; ③甲+丁→白色沉淀,向甲溶液中逐滴加入丁溶液,其导电能力随丁溶液加入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是,乙是 B.丙是,丁是 C.丙溶液和丁溶液混合有无色气体生成 D.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 12.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可用来衡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导电能力的强弱,摩尔电导率越大,离子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越强。已知、、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60、1.98、0.45据此可判断,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溶液导电能力随二氧化碳通入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天官课堂第二课中,航天员用醋酸钠(化学式:)的过饱和溶液做了一个“太空冰雪”的趣味实验,在微重力环境下,使一颗“水球”瞬间变成了一颗“冰球”,因此同学们想对醋酸和醋酸钠的性质进行深入学习。 已知:醋酸是一种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将醋酸钠溶液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0.10 A,继续往溶液中添加适量醋酸钠固体,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电流表示数不断增大,最终示数为0.24 A。据此推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