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5875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期末复习考点讲义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932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十,2024-2025,九年级,物理,人教,学年
  • cover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单元学习目标 1 了解电话工作原理。 2 知道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3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与应用。 4 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思维导图 重难知识讲解 一、电话 1.电话的发明:美国发明家贝尔于1876年发明。 2.电话的构造: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和听筒串联在电路里组成的。 3.工作原理 话筒:当对着话筒讲话时,膜片会时紧时松地压迫炭粒,炭粒的电阻也会随之变 化,流过炭粒的电流就会相应变化,这样就把声音变成了随声音变化的电流信号 听筒:听筒中的电磁铁吸引薄铁片,由于流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是变化的,因此,它对薄铁片的作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将声音还原 二、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信号与通信 (1)概念 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就好像“模仿”声信号,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2)特点 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2.数字信号与通信 (1)概念 利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使用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信 (2)特点 通常的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由于电子计算机是以数字形式工作的,数字信号可以很方便地用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数字信号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编码进行加密 三、电磁波的产生 产生: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会有电磁波向外传播 传播:电磁波可以像水波、声波一样向四周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存在 电磁波看不见,摸不到,但可以通过实验证实它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注意事项 (1)电磁波形成的条件:导线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四、电磁波的传播 1.波长:电磁波的波长等于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波长用表示 2.波速:电磁波是向空间各个方向传播的,电磁波的传播是不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 3.频率:电磁波的频率等于振荡电流的频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Hz表示;常用单位还有兆赫(MHz)和千赫(kHz),换算关系为1MHz=1000kHz=106Hz 4.传播特点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向各个方向传播 (3)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4)在电磁波的波速一定的条件下,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五、无线电广播 1.无线电信号的发射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2.无线电信号的接收 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来完成。利用收音机调谐器选出我们所需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收音机通过解调滤去高频电流把音频信号从中取出来,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里,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六、电视 1.电视信号的发射 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声音信号的产生和传播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2.电视信号的接收 电视机的接收天线将载有音频电信号和图像电信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将音频电信号和图像电信号取出并放大,由显像管把图像电信号还原成图像,扬声器将音频电信号还原成声音 七、移动电话 1.移动电话的基本原理 移动电话能将我们的声音信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