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5887

第十六章 电压电阻 期末复习考点讲义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4681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十六,电压,电阻,期末,复习,考点
  • cover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单元学习目标 1 知道电压和电阻 2 了解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3 会使用电压表。 思维导图 重难知识讲解 (一)电压 1.作用 促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单位:kV、V、mV 3.常见电压值 一节新干电池1.5 V、维持人体生物电流约10-3 V、家庭电路电压220 V、发生闪电时云层间电压可达103 kV 4.测量工具:电压表 符号 V 量程 0~3 V 0~15 V 选择量程时,要进行试触 分度值 0.1 V 0.5 V 使用方法(使用前调零) ①“三要”:要选择合适的量程,要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②“一允”:允许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这时测的是电源电压; ③“两看清”:看清电压表所使用的量程和分度值。 5.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1)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2)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并联电路:(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2)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例题】 1.关于电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B.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就一定要有电压 C.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 V D.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 2.下列关于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串联电路中各处电压都相等 ②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③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④加在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则两盏灯一定并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是2.5V,的示数是3.8V,则电压表的示数是( ) A.1.3V B.2.5V C.3.8V D.6.3V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闭合后,两灯泡都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2.4V,则( )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4V B.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6V C.灯泡和灯泡两端的电压之和为6V D.当灯泡断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二)电阻 一、材料的导电性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大部分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煤油等。 3.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如硅、锗等。 4.超导体: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会变成零,这就是超导现象。能发生超导现象的材料叫超导材料。 5.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导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超导体。例:玻璃在高温下变成导体;当温度降到-269附近时,水银的电阻突然降到零,变为超导体。 二、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R。 1.基本单位:欧姆(),常用单位还有千欧和兆欧即。 2.电阻的物理意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大小的物理量,导体的电阻是由其自身的情况决定的,不管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过电流以及它两端的电压是否改变,导体的电阻都是存在的。 3.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与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 (1)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2)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3)金属导体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三、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铭牌参数含义:“50 2A”表示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3.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串联在电路中,接线“一上一下、关键在下”,电路接通前将滑片调至接入电路阻值最大处,即将滑片移到远离接入的下方接线柱的一端。 4.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某一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 四、电阻箱 1.特点:能调节电阻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