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6819

1.1.3.2 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件(共25张PPT)济南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77893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3.2,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25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第二课时 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章 探究奇妙的生命现象 1.知道如何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微观结构 2.了解生物学实验室中的常见研究器具及使用注意事项 学习目标 目的要求: 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 材料器具: 字母装片;普通光学显微镜或数码显微镜,擦镜纸,纱布等。 方法步骤 1.取拿与安放 双手取拿显微镜,将显微镜安放在干净平整的实验台上。 2.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或聚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 (3)注视目镜,用反光镜或光源调节旋钮调节光线,直至出现一个明亮而均匀的视野。 安全提示:切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 对光 3.安放装片 (1)将字母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并固定。 (2)移动装片,使字母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安放装片 4.观察 (1)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逐渐缩小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直至物镜接近装片。 (2)注视目镜(使用单目显微镜时,双眼睁开,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逐渐拉大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直到发现物像为止。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调焦 注视位置 注视位置 镜筒上升 载物台下降 (3)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物像的某一部分,应缓缓移动装片,将要放大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再慢慢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5.整理和存放 实验结束,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恢复原状,放回原处。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干净。 思考·探究 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若发现视野中的物像模糊,应如何调节显微镜使物像清晰 2.移动装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有何不同 显微镜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器具 光学显微镜配备多个物镜和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4倍、10倍、40倍、100倍等,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5倍、10倍、16倍等。 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其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阅读聚焦 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有什么特点 从目镜内所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思考:写在载玻片上的“九”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什么字? 玻片上的物 视野里的像 判断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形状时,只需将物体水平旋转180°,即可看到实际的物像。 九 九 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思考:要使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须将玻片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 视野里的像 同向移动法:物像实际在哪一方,玻片标本就实际移向哪一方。 右下方 视野里的像 九 九 2、污点位置的判断 视野中出现污点的位置只有三个: 目镜、物镜、载玻片。 判断方法:移动法 先移动玻片,若污点动则在玻片上。 若污点不动则在镜头(目镜/物镜)上。 转动目镜,若污点动则在目镜上,若不动则在物镜上。 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3.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有螺纹的是物镜无螺纹的是目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的使用技巧50倍下显微镜细胞图 100倍下显微镜细胞图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 ,视野变越 ,观察的细胞数也越 。 大 暗 少 在生物学研究过程中,除了显微镜,还经常用到其他的研究器具。 镊子 夹取材料 载玻片 承载材料 培养皿 承载培养液或培养基,用于培养细菌或细胞等 放大镜 用于观察 解剖盘 放置材料,用于观察、解剖 数字传感器 感知被测对象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 研究器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在研究生命现象的过程中,借助于这些器具,人们能够更便捷、更精确地获得相应的数据,从而揭示生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