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地资源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一、土地资源概况 1.利用类型:耕地、牧草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和居民及工矿用地等。 2.有利条件: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不利条件 (1)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 (2)比例构成不尽合理:耕地、林地少,山区面积广大,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4.土地资源类型分布 土地资源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 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平原和低缓丘陵 林地 季风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山地 草 地 非季风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戈壁、荒漠、石山 二、一寸土地一寸金 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等问题,致使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名师点睛 (1)土地资源的范围:土地资源=可利用土地+难利用土地。 (2)土地资源的分布受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一、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读图·析图】 1.我国已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林地、牧草地、耕地。 2.把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中前三位由饼状图转化为柱状图。 【探究·思考】 3.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是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单一或多样),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二、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读图·析图】 1.在上图中试着画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侧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西侧以草地为主,还有面积较大的沙漠、高寒荒漠、戈壁和石山等难以利用的土地。 答:结合教材上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画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画图略。 2.结合以前学过的干湿地区知识,在图中找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地区。 【探究·思考】 3.结合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评价这种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对农业生产是否合理。如何解决 答:不合理,南方地少水多,水资源浪费,北方地多水少,农业会因缺水而减产。 北方发展节水农业,实行南水北调等。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更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的贫国。请观察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1、2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按比重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D) A.水域、园地、耕地 B.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牧草地、耕地 C.耕地、林地、园地 D.林地、牧草地、耕地 2.根据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未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B.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C.牧草地比重很大,耕地比重小,可以大量开垦草地为耕地 D.林地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读下图,完成3、4题。 3.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B)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南方的山地、丘陵 D.北方的高原、山地 4.根据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未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所以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B.我国的草地较多,耕地较少,可以大量开垦草地为耕地 C.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为破坏较多,我们要切实保护耕地 D.我国西部沙漠较多,我们可以大力植树种草变沙漠为耕地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据此完成5、6题。 5.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B) 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 C.土地资源 D.石油资源 6.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C) A.①②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