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美国内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3课 动力织布机厂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 (两种经济制度) 中国:一国两制 美国:一国两制 (两种社会制度) 矛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劳动力 西部土地 国内市场 原料 关税 漫画中的历史 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实行总统制,由各州选出的总统选举人选出,选举人票过半即可当选总统。参议院由每州派2名代表组成。西部扩张新成立的州是“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直接关系到南北双方谁能控制参议院,进而控制国家政权。 解惑释疑 “在堪萨斯州,两个陌生人相遇,见面礼是互相用枪指着问:拥护还是反对奴隶制?如果回答相背,马上开枪射击。” ———1858年《华盛顿邮报》 盾 矛盾焦点: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之间的矛盾逐渐不可调和(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攻克难点 根本原因 矛盾的焦点问题 导火线 开始的标志 战争初期形势 转 折 结束的标志 美国南北战争概况 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 ———林肯1860年总统竞选的主题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1858年一次的演说 Abraham Lincoln 1809-1865 美国 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 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维护国家统一 主张逐步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根本原因 矛盾的焦点问题 导火线 开始的标志 战争初期形势 转 折 结束的标志 美国南北战争概况 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北方一再失利 北方 南方 人口 2200万 900万 军队人数 150万 100万 工业产量 占91% 占9% 铁路里程 5万多千米 1.4万多千米 海军舰只 700艘 少量 美国南北战争形势图 自由州 自由地区 蓄奴州 (南部同盟) 蓄奴州 (内战开始以后忠于联邦) 内战以后开始忠于 南部同盟地区 印第安人 地区 华盛顿 里士满 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 险些被攻陷! 如果你是林肯政府的要员,当南方挑起战争使北方陷入困境时,你应建议林肯总统: A.向南方妥协 B.把国家分裂成两部分 C.制定反击政策 D.把广大群众动员起来 失利原因: 准备不足 缺乏优秀将领 情景再现 D 根本原因 矛盾的焦点问题 导火线 开 始 战争初期形势 转 折 结 束 美国南北战争概况 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北方节节失利 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关键的王牌 《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一英亩大约等于6亩,4000多平米)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1863年元旦起,凡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这些人们可参加合众国的军事工作,驻守炮台、阵地、卫戍区域以及其他地区,以及在各种军舰上服役。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 奴隶的解放,导致了南方奴隶的大逃亡,对依靠黑奴劳 动的南部种植园经济 ... ...